一、个案背景:
1、个案的基本情况
马金龙,男,8岁,该生是个沉默寡言的学生,有时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同学重复了好几遍的答案,他站起来还是不会回答,课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2、个案的家庭情况
家里有共有三个孩子,还是唯一的男孩,所以较为宠爱,父母都忙于工作,
不太管他,而且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做好辅导工作。
二、 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观察,我发现他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 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家长较为宠爱,从来不过多指责。考的不好也只是笑着说说他。
2、集体的排斥 他在班里总是很不显眼,但一有什么作业没交,总是有他,日复一日,连小组长都是先查他有没有交。
3、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三、采取的对策
1、 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首先,我利用家访,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 发现他积极的因素,促进转化。
3、引导集体关注他,接纳他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他的正确的交往能力的时候,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积极为集体做事,更令人高兴的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进步很大。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他的进步已有了一些飞跃,但它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只是他成长中的一个起步,不能说已是彻底的成功。对他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转化特殊的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