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城小:张林亚)
发布时间:2015-04-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林亚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武进区城东小学:张林亚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赏识教育的风行,提起惩罚似乎已成为众矢之的,大家谈罚色变,往往惩罚过学生后,会一整天坐立不安,就是有时的口头批评也慎之再慎,生怕一不小心引火烧身。现如今,似乎惩罚学生是最不理智、最无益处的愚蠢之举。可是,如果对学生的过激、过错言行不敢管、不敢问,对每一个学生都采取一刀切的和风细雨式说服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后果也必然是可怕的,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那如何“罚”学生才能使切实地认识错误,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我想,有时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教过这么一个调皮的男生,平时总喜欢捉弄其他同学。一次下课时,一个性格较懦弱的小女孩走过他身边,这时他轻轻一伸脚,小女孩被绊倒了,跌坐在了地上。由于这个女孩体态较胖,滑稽的动作引起了班中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这个男生得意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此时上课铃声响起,我走进教室时就看到了哄笑的学生和已爬起但面红耳赤的小女孩。于是向班长问明了情况转而看向男生。他有点心虚,但刚刚的一番“壮举”所遗留下得意还是一览无遗。当时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课后将两名当事人请到办公室。“请你走到门口去。”我开口道。他也许认为我有会像往常一样,让他向被捉弄的同学到个歉,所以有点奇怪地走了过去。“请你走过来,也坐在地上。”我又开口。他一脸茫然。“请你也坐在地上!”我加重了语气。他看着我肯定的眼神不明就理地坐在了地上。等他坐了一会儿,“你认为坐在地上的感觉很好吗?”他这才像意识到什么似地摇了摇头。“既然不好快起来吧。”……“你也觉得坐在地上并不好,那你认为别人会喜欢吗?会喜欢在全班面前坐在地上吗?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这时,他已从刚刚的满不在乎转为若有所悟,转向小女孩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

在教育方式中,这次我选择用“惩罚”。试着让犯错者亲自感受“坐在地上的感觉”,因为这种感同身受更能让他深刻的体会到“被戏弄者”会有的心境。孩子都有善良的天性,这种认知促使我用“惩罚”来让犯错者懂得要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让他体会到一个人如果在众人面前被戏弄会有多难过。现在像这位男生一样的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很多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意识。独生子女虽然在学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体生活,也常听到老师、父母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还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相亲相爱等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动。在这种社会现状下试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当然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必须深入学习,掌握方法,方能在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让学生健康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