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九月一日,马杭中学初二毕业班的同学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语文老师换人了。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个新老师分明就是两个月前还是高中部学长的袁国方同学。 当时正值文革,高考中断,虽然袁国方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好学,成绩出众,却注定与大学无缘。与此同时马杭中学当年的校长曹元兴却在暗自高兴,因为他早就看上了这位踏实认真的得意门生。袁国方双足有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做老师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就这样,二十岁的袁国方走上了讲台,成为马杭中学的代课老师。 刚刚走上讲台的小袁老师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这些孩子比自己小不了几岁,不拿点真本事出来,难免有人不服气。好在身边同事都是自己的老师,大家都是有问必答,再加上袁老师一如既往的踏实态度,很快他就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喜爱的好老师。不仅如此,袁老师的班主任工作也做得风生水起,他在马杭公社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大会上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受到同行们的广泛好评,不出几年,他就被评为武进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然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几乎没有人知道袁老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当时的初中生也有很多社会活动,特别是学习农民,走进农村,老师们都要带着学生一起下田劳动。想象一下,袁老师举着锄头,在田里干活,那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当时老师学生还有周围的农民们全都看不下去,纷纷要求袁老师上去休息,但是按照袁老师的个性,他又怎么会同意。每次的外出劳动,袁老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劳动技能,而是一种迎难而上,努力奋斗的精神。 1974年,学校为了照顾袁老师,把他调到离家比较近的东街学校。从袁老师家到东街学校大约有一公里的路程。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点路不算什么,五六分钟就能走完。然而袁老师每天上班要走二十分钟。同事们都知道,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的,一般情况下都是袁老师。甚至女儿出生的那天清晨,袁老师也一样早早的走在这条上班路上。他是全家最后一个知道女儿出生的人。他那蹒跚的脚步,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年。一天天,一年年,看着草儿青了,麦子黄了,一拨又一拨的孩子们长大了,孩子的孩子也来上学了。当地的孩子也许有人不认识乡长是谁,但是绝不会有人不知道袁老师是谁。 1993年教师节,一群长大了的学生们来到东街小学,他们给袁老师送来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袁老师不是没想过买辆车代步,但是那车要将近四千块才能买到,袁老师一个月工资才三百块,真没钱。他更没想到,这些学生会不声不响凑钱买车送到学校。事实上这些学生曾经有过更大的计划,他们看见袁老师家还是平房,而左邻右舍已经早起了二层楼,他们一度打算集资帮袁老师把楼房盖起来,在袁老师的坚决反对下终于没有成功。这次他们又趁着教师节来了这么一手。袁老师依旧一再拒绝。其实了解袁老师的人都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接受他人财物的人。袁老师的学生徐建刚动情的说说:“袁老师,你在教育路上走了二十年,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要让你开车往前走。”这件事当时轰动了整个马杭教育界。 1994年,我也来到东街小学,跟袁老师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其实当时全校一共才一个办公室。虽然拥挤,却很亲热。当时年轻老师比较少,我看着那些老教师们总有一种敬畏之感。袁老师当时也就我现在这个年纪,他对我很热情。一点一点给我介绍学校的情况。我发现他对于全校几百名学生几乎个个如数家珍。“这个孩子你要多关心她,她从小就没妈。”“那个孩子你看紧点他,他爹小时候就特别皮。”所有的家长来到学校,无一例外都先跟袁老师打招呼。我当时暗想,做老师做到这个份上,哪怕穷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我在东街小学跟袁老师做了八年的同事,八年里袁老师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他工作勤奋,不是他关心学生,也不是他帮助老师,而是我经常看见袁老师在跑。袁老师的双足平时走路都很费劲,但是一到着急的时候,他总会跑起来。当时全校只有一台电话,这台电话装在教学楼对面的校办厂办公室里,有电话找老师的时候老板娘就在窗口大喊一声。袁老师当时是教导主任,工作上的电话比别人多。每次听到老板娘喊“袁老师电话!”袁老师就会急急忙忙从办公室里跑出来,一手扶着墙,两脚用比平时快一倍的节奏下楼梯,然后一颠一颠穿过教学楼下的水泥场地,再爬上一个花坛,这才到达接电话的那个窗口。每次接电话在我看来对于袁老师都是一次考验。接完电话回到办公室他总是气喘吁吁的。我永远忘不了袁老师跑的样子,有点像跳,又有点像蹦,样子特别的滑稽,但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只觉得特别的揪心。当时我们都劝他:“慢慢走过去好了,能耽误几秒钟呢?谁会说你接电话太慢啊?”袁老师总是笑笑回答:“没事,我跑得动的。” 几天前我打电话给他,说要去采访。袁老师特别高兴。我喝掉了袁老师家三碗米酒,外加师母做的小菜若干。我们聊了很久。袁老师的女儿在礼河实验学校教地理,工作很勤奋,袁师母不出去工作了,在家抱抱孩子做做家务,袁老师的老母亲87了,耳不聋眼不花,一看见我就能喊出名字。就是十七个月大的小外孙有点难对付,外公批评他两句居然会翻脸,还闹着要回家。袁老师翻着身上的衣服给我看,“这件女儿买的,八百多。”“这件亲家母给摇的,那个什么做的?一千多的。”我吃惊不小,认识袁老师二十多年,什么时候看见他这么阔气过?袁老师说:“我现在不缺钱了,我一个月退休金……的。”我说那你怎么退休了还在马小接着干呢?“这里热闹。大家都熟悉。这么多老师来文印室,都喜欢跟我说说聊聊,很开心。再说我体力方面也没什么问题。既然徐校长开了口,再做一年也没关系。” 我跟袁老师的一个表哥很熟悉,跟我说起袁老师的时候这位表哥来了这么一句:“他要是腿脚好的话,不得了!”他意思是说袁老师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一点我并不怀疑。如果做官,袁老师肯定是个好官;如果经商,袁老师肯定是个好老板。不论做什么,袁老师都首先是一个好人。 今天的会议安排我来说说袁老师,但是时间只有五分钟。可是凭我一张嘴三言两语如何说的尽袁老师这四十余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他是马小全体老师的好榜样,他是马小教育集团的一面旗帜。最后我用三个字来形容袁老师这半辈子:不容易。四个字:先苦后甜。八个字:祝袁老师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