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结题鉴定书
发布时间:2016-12-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舜华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结题鉴定书
 
 
 
 
 
 
 
 
 
 
 
课  题  类  别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基于“有度”哲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  
 
课 题               白  舜  华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结  题  方  式                              
 
结  题  时  间        2016年12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限填10人,含课题组长)

姓 名
所在单位
职 称
研究专长
课题组分工
缪宏亮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
组长
白舜华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小学数学
副组长具体负责
万可宜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二级
小学数学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白杰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二级
小学体育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丁晓雪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二级
小学语文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马璟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二级
小学美术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骆英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小学音乐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李莉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小学英语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徐伟杰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小学科学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俞振蔚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小学数学
具体实施
材料收集
二、成果简要说明(可附页)

1、初步形成了“课前适度自学-课中深度研究-课后广度拓展”的有度教学模式。
“课前适度自学”就是借助课前预习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学生借助已有认知经验会呈现对新知的多样化的解读,在这些富有差异、多元、独特的学习资源中,能充分暴露学生在“先学”过程中的疑问、困惑、问题和矛盾。“课中深度研究”是在学生自学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预习单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精心设计学习研究单,合度的引导学生学习,进行深度研究。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
诱导,通过课堂的学习研究单,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而不是“教” 的上面,我们要求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教师“课中深度研究”也要做到“三明确”:首先,明确研究什么,指导研究学生不会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明确研究的要求,巧妙设计教学切入点,围绕教学重难点和训练点,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其三,要明确研究的方式。“课后广度拓展”就是在课中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作业单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开展课后的广度的探究,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不同的课型,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
(1)新课的教学模式:
  
(2)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3)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2、教师在研究中逐步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始终保持可喜的进步势头,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基的教学观。引领教师进一步基于学生实际,着眼学生发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也都有优异表现:在本项目研究期间,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常州市中小学第五届优秀教研组评比中荣获“常州市优秀教研组”称号体育教研组被评为武进区优秀教研组多名教师在各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多名教师在武进区级评优活动中获奖。在2016年度举行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参加比赛的老师均获得一等奖。沈小伟、王飞老师参加江苏省信息化能手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张晓丹老师在江苏省第十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全体教师在研究中逐步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活动中,每学期都有多篇论文获区级以上一、二、三等奖篇论文发表于各类杂志。
附:课题组成员及部分教师发表、获奖情况一览:
姓 名
主    要    成    果
缪宏亮
腹有诗书气自华》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追寻“有度”的课堂教学》于2014年10月发表于《课程教育研究》。
《回归本真,习作教学应有的追求》获2015江苏省“蓝天杯”二等奖。
《世间万物皆有度》获2016江苏省“蓝天杯”二等奖。
白舜华
 
《追寻“有度”的课堂教学》于2014年10月发表于《课程教育研究》。
《立足“有度”理念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例谈》2016年2月发表于《速读》。
《追寻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获2015江苏省“蓝天杯”三等奖。
《“有度”,课堂教学的新追求》获2015年“师陶杯”三等奖。
徐伟杰
《构建有度科学课堂的实践》发表于《知识窗》2015年第3期
《活而不乱——打造有度的科学课堂》获2014年度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科学课有度探究的实施策略》获2015年度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陈春明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评选三等奖
《有度借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发表于《新课程》2015年第1期
李莉
《反思新版小学三年级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发表于《新课程》2012年第12期
《反思小学英语课堂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发表于《现代阅读》2012年第11期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发表于《小作家选刊》2014年第2期
反思电子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度运用》发表于《新课程》2016年第1期
俞振蔚
《张弛有度 节奏和谐——小学数学课堂的有度教学》发表于《学园》2015年第4期
《简约课堂,实现小学数学有度教学》发表于《新课程学习》2015年第34期
《找准媒体结合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获2016江苏省“蓝天杯”二等奖。
丁晓雪
《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素质》发表于《新课程》2014年第3期
研究活动化理念下如何有度优化教学设计》发表于《新课程》2016年第3期。
在武进区品德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万可宜
《别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熊孩子”》发表于《新课程》2014年6月下旬
武进区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白杰
《还孩子一个安全的体育课堂》发表于《小学时代》2014年八月第126期
马璟
《张弛有度,彰显美术课堂艺术》发表于《新课程》2014年第3期
许叶
张弛有度的课堂才能生成别样的精彩2012年发表于《新课程学习》
《有度评价演绎精彩的语文课堂》2013年发表于《时代教育》。
《布置有度作业,生成别样精彩》获2016江苏省“蓝天杯”二等奖。
潘春亚
《有度评价演绎精彩的语文课堂》2012年11月发表于《新课程学习》。
吴敏菊
《有度拓展,激活小学语文阅读课堂》2012年发表于《新课程学习》。
余京艳
有度才能高效2012年发表于《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度拓展》发表于《速读》2016年4月下旬刊。
张林亚
有度控制,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效率2013年6月发表于《新课程学习》。
周黎娜
还学生一个“有度”的课堂2013年9月发表于《新课程》。
芮含蕊
小学数学中如何做到“适度”2014年3月发表于《新课程》。
《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拓展习题的“度”》发表于《学园》2015年第4期。
武进区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徐亚艳
《论有度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运用》2014年6月发表于《新课程》。
《以应用题解题方案教学为例浅析小学数学有度教学》发表于《新课程学习》2014年第12期。
《有度教学,简洁课堂——小学数学课堂舍繁求简》发表于《新课程》2015年第1期。
赵红
《小学数学如何创设有度高效的课堂》发表于《新课程》2014年第12期。
骆英
《小学音乐课堂有限的时间有度地教》发表于《新课程》2015年第3期。
郑丹平
《心中“有度”  教学有效》发表于《考试与评价》2015年第3期。
徐峥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时机的有度把握》发表于《新课程》2015年第2期。
沈燕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度优化阅读教学》发表于《读书文摘》2016年2月刊
史宇丹
《规范流程实现小学数学有度教学》发表于《新课程学习》2014年第12期。
勇璐琰
《运用有度教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表于《求知导刊》2016年7月刊。
徐艳
《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设计要有度有节》发表于《新课程》2015年第1期
3在研究中,学生乐观自信,勇获佳绩。
在有度、适度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课题研究期间,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成绩斐然。每学期,都有多篇学生作文发表于《武进日报》、《常州晚报》以及武进教育信息网的“学生园地”一栏;我校连续两年获得“十佳小记者站”称号,杨孝雅、张莉获得“百佳小记者”称号,张颖、杨逸涛同学的作文入选《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选》,有多名学生在常州市、武进区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在连续两届武进区最美古诗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校国际数棋队连续三年获常州市团体一等奖;信息技术在全国、省、市、区举行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校舞蹈队、合唱队多次在省、市、区舞蹈比赛、合唱比赛、短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乒乓队多次在省、市、区乒乓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多名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校田径队在武进区运动会上获得团体第三名;在市小学生公民教育中,所研究的项目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4、通过课题研究,彰显学校的特色。
“有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校的校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彰显的学校的特色,同时也加强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鉴定组意见

  
 
 
 
 
 
 
 
 
 
 
 
 
 
 
 
 
 
 
           鉴定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四、鉴定小组成员

鉴定组职务
姓  名
所在单位
签  名
 
 
 
 
 
 
 
 
 
 
 
 
 
 
 
 
 
 
 
 
 
 
 
 
五、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六、常州市教科研规划办意见

 
 
 
 
 
 
 
单位公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