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石头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提示语的三种形式,并学会用这三种形式说一段话。
4.通过比较,了解科学小品文生动的写作方式。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2.领悟提示语的三种形式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石头书》。板题,齐读。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3、出示6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像他们这样不断追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用文中的一个词就叫——刨根问底。学习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针对“为什么说石头就像一本书?”这个问题来刨根问底。
二、刨根问底,理解石头书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石头像书的理由,用“因为 ,所以石头像书。”来说一说。(出示要求)
2、预设交流要点:
A、外形像书
“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所以石头像书。”你从哪一小节找到的答案?
(1)这句话是说?看来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2)(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一层又一层的石头,就像书——一页一页的,跟书的外形非常相似。(板书:形似书)
(3)相同的意思,而作者却是这样表达的,读一读,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好?(强调石头就是书)(板书:反问表示强调)读出强调的语气
(4)齐读,“因为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就像书是一页一页的,所以石头像书。”那么,石头书仅仅是外形像书吗?
B、石头上有字
“因为石头上有字,所以石头像书。”你又是从哪知道的?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圈出石头书上的字。
(2)石头书上的字指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3)你们见过这些字吗?请同学们打开QQ相册,欣赏雨痕、波痕和矿物的图片。
(4)这里的省略号让你明白了什么?你还能接着说吗?(绿的,圆的、亮晶晶的)这些矿物真是——(种类丰富、千奇百怪、五光十色等)
(5)看来,石头书上的字不仅多而且神奇美丽,所以我们说“因为石头上有字,所以石头像书。”(板书:有字)
(6)作者写这些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多有趣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读“有哇,你们来看——”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吗?
C、石头上有画
“因为石头上有画,所以石头像书。”
(1)(出示图片)这些就是石头书上的画,它们的名字叫——化石。
(2)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交流并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里,经长期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像“石头”状的东西。)
(3)QQ相册里还有许多化石图片,想不想看看?生自由欣赏,你还看到了哪些化石?(恐龙、青蛙、蜻蜓、乌龟、三叶虫)
今天啊张老师就带了一块珍贵的三叶虫的化石,它来自5.6亿年前,你看,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能告诉我们在5.6亿年前就生活着三叶虫!
(4)那么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5)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叔叔是怎么知道这些变化的?指名推断(你真会动脑,说得有理有据,你的推测有道理)
(6)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地貌变化的过程。(播放视频)沧海桑田,在化石形成的漫长过程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些化石来推测地球上曾经发生的事。
(7)请女生读第9、11小节,男生读8、10小节。学完了这几小节,你知道石头为什么像书了吗?“因为石头上有画,所以像书。因为石头能让我们获得地壳变化的知识,所以像书。”(板书:画)
D、读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了解了地貌变化,对我们还有哪些帮助?
(1)指名读第13节。
(2)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它能重现很多年前的自然环境;它能揭开生命起源的谜。)
总结:化石就像书一样,不仅因为外形相似,更因为它有字、有画,而这字画就像我们的课本一样,让我们——!(板书:有学问)
3、一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因为同学们的好奇心,大家刨根问底,竟然有这么多学问!难怪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三、领悟对话写法,尝试小练笔
1、同学们,《石头书》还有一个值得大家刨根问底的地方,请你们再看看这篇课文,有没有什么新发现?除了第一小节,其他都是——对话。(板书:对话)
2、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刨一刨”对话里的学问。
(1)看看这六组对话,你们发现提示语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板书:提示语的位置)(有的提示语在前面,有的提示语在后面,还有的提示语省略了。)
(2)真善于观察!这样变化有什么好处呢?老师告诉大家,提示语位置的变化使文章显得比较灵动,而省略提示语又让对话变得更为流畅。
(3)写对话时,不仅要灵活变化提示语的位置,还要关注什么?
还要关注内容,根据人物的特点,提示语可以加上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板书:抓住语气、表情、动作、心理等)丰富的提示语让文章更具体生动。
(4)同学们,全文的六组对话一共13个自然段,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读起来比较清楚)是的,人物对话分段表述,一目了然,脉络清晰。我们在习作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将人物对话分段写。(板书:分段写)
3、学生练写,时间3分钟。
4、请小组长拍照发送到QQ学习群里。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所写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看看哪里写得好,又有什么建议。
5、生交流
6、课后请同学们将你的对话再改一改,让语言更有条理性,让提示语变得更加丰富、灵活,然后还是拍照发学习群,供大家学习交流。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大自然中的奥秘非常多,不只是石头,一缕云也是一本书,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最后,张老师还要送你们两本书:《昆虫记》、《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看看你又能从中刨出什么学问来。下课!
板书:
17、石头书
形似书 对话 反问表示强调
有字、画 提示语位置
有学问 抓住语气、动作、表情、心理
分段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