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谢萍
教学要求:
1、 认识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 学习笔画横,指导写“一、三”。
重点、难点:
1、 认识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一、 激趣导入
1、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聪明能干,他们发明了一种文字,把它刻在乌龟壳上,还有牛骨头上,这种文字被人成为甲骨文。
2、 现在我们来认识几个古文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字?
(1)出示两个雨的古文字,这是什么字?这两个雨有什么不同?
(2)出示羽的古文字
(3)出示雪的古文字
3、 谁能说说带有雪的词语
4、 老师送大家两个成语,跟读: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二、 学习课文
1、 带雪的词语很多,古人很喜欢美丽的雪景,有很多诗人写诗赞美它。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有关雪的小诗。(板书:雪)
2、 出示古诗
(1)自由拼读古诗
(2)请你找出诗中的整体认读音节(一、四、五、十)
(3)这几个字表示什么?诗中还有哪些数字找出来,读一读
(4)再找找这首诗中的三拼音节。学生读“花”时,诗中出现了什么花?拼读芦花,想不想看看芦花?出示芦花图
(5)这首诗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都含有什么韵母?这就叫押韵。押韵后读起来朗朗上口,动听悦耳。
(6)还有什么字难读,你想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吗?
3、 指名读,齐读
4、 听老师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5、 听老师这样读,你觉得这场雪怎么样?请您读出雪的大?
(板书:大)
6、 这么大的雪,飞到芦花里就——?都的意思是——?
7、 齐读
三、 仿写古诗
1、 我们来猜个谜语:我,大眼睛,阔嘴巴,红红的身体,尾巴要比身体大,玻璃缸里能安家。我是——?
2、 我是金鱼。一条一条有一条,谁能仿照今天的古诗来接着说?
3、 我还有空中的朋友,看。一只蝴蝶飞来了,怎么说?
4、 对这只蝴蝶,你有什么想法?对那一片雪呢?这就是咏(板书:咏)现在我们在一起咏这首诗。
四、 指导写字
1、 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见面了。出示一、三,拼读。
2、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3、 老师范写三,学生描红、临写
4、 评讲
《咏雪》说课
本课用十个数字连成一首富有童趣的数字诗,前三行显现雪下得很大,但大雪落进芦花中都不见了,富有情趣。
我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独辟蹊径,从象形文字的甲骨文“雪”入手,导入雨、雪等字,并拓展了与雪有关的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顺势导入文本的小古诗《咏雪》。学生刚刚学完拼音,为了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古诗,我让学生先找出整体认读音节,这样降低了朗读难度,又顺势找出数字读读,读准了生字的字音。再找找三拼音节,为流利朗读古诗打下基础。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引领学生朗读小诗,理解诗的含义。在学生掌握小诗的朗读方法、理解了文本中“入、都”的含义,,加深对雪所呈现出美好形态的认识,更进一步体会到这首诗的有趣。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感受、理解小古诗,结合朗诵教学中的肢体语言、神态,引领学生朗读《咏雪》,有效的肢体语言、神态,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笑声不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真正贯彻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改古诗教学的枯燥无味,使学生乐读、乐学。仿写部分更是精彩纷呈,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思维活跃,仿写出自己喜爱的小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指导学生写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生字的异同,有利于孩子的书写。老师仿写让学生有了范例,写字会更容易些。学生描红、临写后教师的评讲也让学生有了提升的空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