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2016年9月—2017年1月)
本学期我校英语组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开展《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以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围绕课题思想,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以下一些具体研究工作,现就具体工作、成效分析、问题和困惑,以及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这四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具体开展的工作
1、坚持理论学习,夯实业务基础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本学期,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反思,否定自我,建构新我;再否定,再重建。通过教材研读,熟悉各年段诵读要求;通过课堂研讨,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反思,提高教科研能力。本学期的理论学习内容主要有:《语言与儿童》、《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外语教学》、各年级教材解读等,每一次的学习都制定课题组成员提供理论学习的材料进行导读,同组其他教师则根据导读完成《课题理论学习分析表》并上传至校课题网站。组内定人定时,进行检查,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夯实了理论的基础。
除理论知识的自我学习与反思外,老师们还积极参加常州市、武进区及协作片的各级各类观摩研讨活动。其中,11月4至6日,我校英语组杨鹂、徐莹、毛兰、马慜晖四位老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英语教师齐聚南京,携手参与了第23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英语研讨观摩活动。他们近距离接触名师,记录名师灵动的课堂,品味他们睿智的语言、感受他们高超的技艺,领悟他们深邃的思想,并明确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风向。
2、开展教学研讨,丰实研究内容
本学期,课题组教学研讨按照基本的课堂授课模式进行研究,主要以译林版小学《英语》这套教材为切入口,从“优化诵读内容”与“促进学生发展”两方面入手,借助不同课型,对课文内容进行精细解读,并能对所学重点内容进行拓展运用。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我们进一步清晰了研究方向,明确了研究路径,寻找到了有效的诵读教学策略初步优化我校英语教学,并形成具有马小特色的英语授课模式。
(1)校、片级活动
9月13日下午,马小教育集团全体英语组成员齐聚南田楼图书馆,进行本学期首次教研活动暨区级课题《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的开题仪式。活动的主题是“基于诵读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本次活动由两位六年级老师挑战高年段语法难点——过去式,针对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组教学研究。此外,课题负责人尹丽萍老师作了课题开题报告,并就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案和具体责任分工等作了详细说明。教研组长郑丽虹老师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对课题的理解,并表明将带领全体英语老师逆向反思,勇于实践。
11月1日,马小英语组开展了十月份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 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郑丽虹老师和仇伟红老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上册的Unit5 What do they do ?的story time和Project1第一课时。两节课均注重教学活动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可谓精彩纷呈,各有亮点。
11月18日, 马小教育集团全体英语组成员齐聚南田楼图书馆,围绕“扎实课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题展开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中,马慜晖和高漉霏两位新教师分别执教了三年级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和四年级Unit6 At a snack bar的教研课。此次教研课不仅为两位新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关课堂教学成效的思考。
12月13日,英语组开展了以“基于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魏菲老师执教了四上Unit8 Dolls的Story time板块。钱洁予老师执教了五上Unit8 At Christmas的Story time板块。
(2)区、市级活动
11月10日、11日,为期两天的武进区小学英语评优课第三轮课堂教学比赛在马杭中心小学举行,来自兄弟学校的13位优秀选手参赛。马杭中心小学英语组联合相关后勤人员精心准备,提前安排到位,确保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我校的曹芳老师也参与了此次评比并执教了Module8 Unit1Do you often tidy your bed? 一课。此次课堂教学大赛的成功举办,既是一次人才选拔的平台,也是马小面向全区展示与交流的窗口。在激发各校教研团队智慧的同时,更深化了我们对英语课堂的理解,并引领着我们向优质课堂的更深处追溯。
12月28日,马小尹丽萍老师在常州市英语青年教师潜力研修展示活动中执教《Western holidays》一课。在课堂中,尹老师根据文本特点,实施具有个性化的语篇教学,使语篇教学从模式走向灵动,从“阅读”走向“悦读”。
3、加强网站建设,规范研究轨迹
英语课题网站管理由专人负责,为了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每次研究活动结束后,做好相应资料的上传工作。报道、理论学习心得、优秀案例和教学资源、研究成果等资料都储备在子课题网站中,便于成员们查看学习、交流互动、分享经验、汲取资源。课题网站的建设,是课题研究轨迹的最好见证。
除以上主要活动外,本学期课题组还有效利用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并以课题研究内容为切入口,分别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集中学习与研讨,即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策略指导、基于诵读策略指导的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与学习、基于信息化平台,提高流动儿童诵读能力,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得以进一步深入。
二、目标达成情况
一学期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悉心教学,潜心钻研,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10篇论文在省级刊物《校园英语》发表;2篇论文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评比三等奖;5篇论文分获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一、二等奖。
另外,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曹芳老师获武进区小学英语教师评优课比赛一等奖;仇伟红、杨鹂老师执教的录像课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省优称号,尹丽萍、曹芳老师获县优称号;多位老师在区多媒体课件、区微课制作等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曹芳老师以平板为载体的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课堂获评全国优秀课。
在辅导学生方面,由曹芳、马慜晖两位老师指导的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获武进区一等奖,为课题的后续研究起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三、存在问题和困惑
1、理论认识层面的问题
课题研究并不仅仅是写文章、要材料。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对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理论名词,没有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对所研究的内涵外延没有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就草率行事,以至于仍未达到专题研究应有的效果。
2、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另一主要问题是由于研究者在不清楚研究目的的情况下参与的研究,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成什么目的,课题组成员思考较少,甚至形成了一种浅层次的敷衍与重复。
四、下阶段改进措施
下一阶段,课题组将以“设计”、“实践”、“反思”为关键词,力争将课题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1、设计:将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深入研究形成规范操作思路,加以呈现。
2、实践:落实设计中的计划,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对行为加以矫正。
3、反思:对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点与不到位之处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予以修正。
附表格:
1.课题研讨活动一览表
序 | 时间 | 地点 | 活动主题 或研究专题 | 课堂教学内容 |
1 | 9.13 | 南田楼图书馆 | 基于诵读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 | 六上Unit2 What a day! 六上 Unit3 Holiday fun |
2 | 11.1 | 南田楼录播室 | 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 五上Unit5 What do they do? 五上 Project1 |
3 | 11.18 | 南田楼图书馆 | 扎实课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 三上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 四上Unit6 At a snack bar |
4 | 12.13 | 四(1)班 五(4)班 | 基于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四上Unit8 Dolls 五上Unit8 At Christmas |
2. 课题组成员发表文章一览表
序 | 姓 名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及刊号 |
1 | 尹丽萍 | 《好英语 读出来——小学英语诵读能力提升之我见》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2 | 郑丽虹 | 《浅谈如何通过新教材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诵读能力》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3 | 杨鹂 | 《合理利用新教材 提高小学生英语诵读能力》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4 | 仇伟红 | 《基于新教材的小学生英语诵读能力提升研究》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5 | 徐莹 | 《浅谈如何通过新教材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诵读能力》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6 | 魏菲 | 《小学英语诵读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7 | 高漉霏 | 《强化小学英语诵读训练的引导策略》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8 | 马慜晖 | 《巧设情景,提高小学英语的诵读能力》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9 | 李莉 |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10 | 钱洁予 | 《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的研究与策略分析》 | 《校园英语》CN:13-1298/G4 |
3. 课题组成员获奖文章一览表
序 | 姓 名 | 论文题目 | 组织单位 | 获奖等次 | 获奖时间 |
1 | 尹丽萍 | 《以生为本,提高小学生英语诵读能力的教学实践》 | 江苏省教育学会 | 三 | 2016.10 |
2 | 尹丽萍 |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教学实践》 | 武进区教育学会 | 一等奖 | 2017.1 |
3 | 仇伟红 | 《对一次精品课试教经历的回顾与感悟》 | 江苏省教育学会 | 三等奖 | 2016.10 |
4 | 仇伟红 | 繁华落尽见真淳 “合情预测”教英语 | 武进区教育学会 | 一等奖 | 2017.1 |
5 | 曹芳 | 《传统课堂VS翻转课堂》 | 武进区教育学会 | 二等奖 | 2017.1 |
6 | 马慜晖 | 《论小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武进区教育学会 | 二等奖 | 2017.1 |
7 | 李莉 | 《反思有度运用电子白板 培养英语诵读能力》 | 武进区教育学会 | 二等奖 | 2017.1 |
4. 课题组成员取得荣誉一览表
序 | 姓 名 | 取得荣誉 | 获得时间 |
1 | 尹丽萍 | 马小教育集团优秀教师 | 2016.10 |
2 | 尹丽萍 | 马小教育集团教科研先进个人 | 2016.8 |
3 | 尹丽萍 | 武进区微课制作评比一等奖 | 2017.1 |
4 | 尹丽萍 | 马小教育集团微课制作评比一等奖 | 2016.12 |
5 | 曹芳 | 武进区多媒体软件评比二等奖 | 2017.1 |
6 | 曹芳 | 武进区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优秀指导老师 | 2017.1 |
7 | 马慜晖 | 武进区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优秀指导老师 | 2017.1 |
8 | 杨鹂 | 马小教育集团教科研先进个人 | 2016.8 |
9 | 杨鹂 | 马小教育集团微课制作评比一等奖 | 2016.12 |
10 | 郑丽虹 | 马小教育集团微课制作评比三等奖 | 2016.12 |
11 | 仇伟红 | 马小教育集团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 | 2016.12 |
12 | 魏菲 | 马小教育集团微课制作评比二等奖 | 2016.12 |
13 | 徐莹 | 马小教育集团微课制作评比三等奖 | 2016.12 |
5. 课题组成员课堂教学评优一览表
序 | 姓 名 | 活动名称 | 活动结果 | 获得时间 |
1 | 曹芳 | 武进区小学英语教师评优课 | 一等奖 | 2016.11 |
2 | 曹芳 | 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 | 全国优秀课 | 2017.1 |
3 | 曹芳 |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 | 县优 | 2017.1 |
4 | 杨鹂 |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 | 省优 | 2017.1 |
5 | 仇伟红 |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 | 省优 | 2017.1 |
6 | 尹丽萍 | 教育部“一师一优课” | 县优 | 2017.1 |
6. 课题组成员公开课展示一览表
序 | 姓 名 | 执教课题 | 执教时间 | 组织单位 | 听课人数 |
1 | 尹丽萍 | Western holidays | 12.28 |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0 |
2 | 尹丽萍 | 六上Unit2 What a day! | 9.13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3 | 李莉 | 六上 Unit3 Holiday fun | 9.13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4 | 郑丽虹 | 五上Unit5 What do they do? | 11.1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5 | 仇伟红 | 五上 Project1 | 11.1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6 | 马慜晖 | 三上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 | 11.18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7 | 高漉霏 | 四上Unit6 At a snack bar | 11.18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8 | 魏菲 | 四上Unit8 Dolls | 12.13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9 | 钱洁予 | 五上Unit8 At Christmas | 12.13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7. 课题组成员讲座或专题发言一览表
序 | 姓 名 | 讲座或专题发言题目 | 讲座时间 | 主办单位 | 听讲人数 |
1 | 郑丽虹 | 小学英语诵读教学策略指导 | 9.20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2 | 尹丽萍 | 基于诵读策略指导的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与学习 | 10.18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3 | 仇伟红 | 基于信息化平台,提高流动儿童诵读能力 | 11.15 | 马小教育集团 | 2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