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曹芳,2016,12)
发布时间:2016-12-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曹芳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曹芳

学习时间

2016.12.15

标题

 

主要

 

内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现在,我们是在汉语语言环境里学习英语,所以,要能达到用英语讲、用英语交流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先学会朗读英语,这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识记能力及说英语的能力的培养。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呢,个人认为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有效利用Chant,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朗读要注意重音、节奏、连读和失去爆破等,做到不增不减,不误不倒。目前小学生朗读的最大问题是节奏感的缺失,一部分学生朗读英语甚至拖音很重。“Chant”是指在教学中有意的将所教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可以提高趣味性,拓展课堂内容,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

二、立足课内,课外延伸

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信息等,尽可能地扩大训练空间,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提高朗读水平。

三、应避免的问题

①只是朗读而不理解与思考。

②只是朗读而不记忆。

③把朗读变成默读。

④声嘶力竭、过高声音朗读。

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师应该适当给学生压力,要求学生背诵规定文段,用任务驱动型学习方法来使学生强化记忆、扩展知识、扎实基础。

②教师最好带头朗读。

 

心得

体会

  设计多样的诵读形式,让学生热爱诵读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枯燥、反复、无味的跟读只会让他们远离英语。要让学生爱上诵读,需要教师的不断创新,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乐此不疲的多样的诵读形式,如情景、游戏、绕口令、奖励、讲故事、多媒体等,帮助他们通过诵读养成爱读的习惯,从而喜爱上英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积极运用集体朗读,分角色读,男女生比赛读,男女生接力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小组赛读,小组表演等手段,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朗读对话训练,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诵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