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内涵发展策略研讨管理篇
发布时间:2012-12-19
点击:
来源:发展中心
录入者:
蒋华
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内涵发展策略研讨
管理篇(初稿)
近年来,马杭中心小学锐意进取,砥砺前进,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教育业绩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成立了教育集团,成为武进区首批四个教育集团之一。
经过10年的努力,我校已经逐渐摆脱了生存危机,开始了从百年老校到百年名校的建设征程。从生存到发展,从发展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必然要实现学校战略层面的升级。09年开始,我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在专家引领、同行互助、民主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我校“从幸福走向幸福”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引领师生从今天的幸福学习、工作,走向明天的幸福生活,具体要做到:人人有好身体,天天有好心情,处处有好环境,时时有好发展,家家有好希望。
优良的学校文化管理是追求学校内涵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管理方面,我校提出“有度管理”的口号。“有度”出自《论语》和《韩非子》,是儒家文化与法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校的有度管理,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粗放管理向简约管理转变
简约管理是简洁管理和精细管理的和谐统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简洁管理是“有所不为”,而精细管理则是“有所为”。
有所不为,就是将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每个中层干部和教师的能动作用。有所为,就是提升管理质量,每个管理者用心做每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就做到极致。
我校每两周才开一次行政会议,两周开一次教师会议,一月一次工作小结。开会少,所以不扰民,但是会不开则已,开就要出效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办公平台,发布通知、监督检查、总结反馈,校园内部邮件发布每日值日情况汇总,数据来自每日轮值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普通教师,并接受每一位教师的监督。
2、从终端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
终端管理,着眼于最终的结果,忽视了从工作布置到检查结果之间的指导、督促的环节。在目前的学校的管理中,教学超越教育,检查重于指导,业余胜于专业的倾向仍较为严重,其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模式以终端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仍处于粗放状态。要提升学校管理的水平,必须从终端管理向过程管理转移。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每一位管理者要有主动性,有为学校有所担当的精神。因为终端管理是简单而容易的,而过程管理是复杂而困难的,它要求管理者有我行我素的胆魄,做好事情的决心,指导业务的能力。终端管理的盛行,实际上是基于过程管理难以操作而导致的不作为。其次,是要建立起一整套执行制度的运行机制,如任务发布机制、工作促进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保证学校工作高效运转。例如我校的一年级新生招收管理办法的酝酿与出台,就是校级领导、部门干部、责任教师,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历经数年时间,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应用科学的统计与分析的方法加以优化后产生的。
3、从科室管理向项目管理转变
现行的学校行政管理模式,是经过多年改革后形成的以校长负责制为主的科室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层次比较清晰,组织的直线指挥系统能充分发挥作用。但随着学校管理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1)命令的传达既冗长又缓慢,从校长、教务处、教研组长,再到一线教师,层层推进,命令链的传导繁琐而且容易失真。(2)跨部门的合作较难。一些学校中的各部门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各自为政,管理互不沟通、不灵活。(3)如果中层管理者不得力,将责任一级一级往上推,最后大事小事鸡毛事都由校长决策,不利于发挥教职工积极主动的创造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科学,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应付潜在威胁和发展经营环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学校项目管理,就是校长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细化为一个个项目,然后以项目为对象进行系统管理的一种方法。
我校推进项目管理起步较早,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起,先后建立了乒乓、信息、书法、德育等特色项目;平安学校、绿色学校等创建项目;年会活动、团队活动等活动项目;有度课堂研究、名师工作室等学科研究项目等。通过项目管理,缩短了从校长到教师的垂直距离,培养了中层干部管理的能力,提升了项目完成的效益。但是,我校的项目管理目前还多数是由校长室牵头组织的一些较大的项目,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层面的小微项目管理还有待跟进。
4、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在前10年的学校管理过程中,我校致力于从“人管”到制度管的转变,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完善,使我校走向秩序、和谐与安定,增强了集体的内聚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负面效应,制度的负面就是僵化与保守。制度是团队坚韧的构架,离开文化的润泽,却极易成为一口越补越漏的锅。这里试举一例: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个别教师因为一些原因经常请假或长时间请假,造成学校管理的困难,学校因此出台了教师请假制度管理办法,对于教师请假加大了经济上的处罚,但这样也伤害了一部分平时工作一贯认真,却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请假的教师的积极性。不执行制度无从管理,执行制度又于心不忍。学校领导最后想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病假教师进行慰问的办法,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学校文化管理的体现。
文化,在制度止步的地方掘进,它会把团队文化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制度是刚性的,是有边界的,规定哪些不能做,是负面清单;文化是柔性的,是无边界的,倡导哪些应该做,是正面清单。制度与文化并不割裂,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学校文化管理,作为一种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其基本理念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实现师生生命的“自由成长”、“智慧成长”。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