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2-12-19   点击:   来源:教科室   录入者: 金玉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内涵发展策略研讨课程管理篇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然归宿和追求。而学校课程设置更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的人本性、多元性与综合性。
我们认为,学校发展的愿景最终是依托学校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在上一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我们教育科研研究的方向是有效教学。上学期开始,我们总结经验、认真思考,以南田文化为引领,以课程为核心,坚持“普及、朴实、多样、选择、免费”的原则,提出了以“有度”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研究的口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课程建设保障学校常规。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要求教师把工作重点和注意力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做到“减负增效”。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过程管理,学校对教学常规实行精致化管理。特别在常规管理上,我校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对照学校“总课表”、班级“课程表”,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与当面指正,并在校园网上及时公示,做到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此举有效地保障我校能够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要求,开齐学科门类并上足学科课程。同时,我校实施的“校长室请假——教导处调课——代课人签字——调课人补上”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在有教师请假的情况下班级课程的落实。
学校还制订了“马小教育集团专任教师月岗位考核表” ,对教师的学习、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资料收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等。通过学校的教学工作监管机制(如听常态课、质量调研、作业抽查、学生问卷调查等)的实施,确保教学常规的落实,努力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设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制,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例如我们成立的“学科委员会”,聘请部分骨干教师担任听课指导小组成员,专门负责检查和督促全校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强化了教学过程的管理。
二、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从幸福走向幸福。成就教师的幸福人生,让他们从幸福的职业走向职业的幸福;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让他们从幸福的童年走向幸福的人生。我们以此为培养目标,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课程化,以课程的思想去规划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创造性地实施与开展。我们注重了课程与课程间的联系,使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贯彻学校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断丰富个人的学习经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校也通过课程的变革带动其他各要素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例如,这几年我教育集团在校训“有度”哲学思想的引领下,进行着深化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我们紧紧抓住校本研修的精髓,在课题依托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充满了无限生命力的各项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在循环研讨的基本模式下适应各自不同需求形成了教研特色,从实际问题出发,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梳理、筛选,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学习与专家指导等因素的结合。在实践中依托“组内课”、“能力促进小组公开课”、“课题研讨课”、“新教师比赛课”“专家引领课”等进行一系列校本教研,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成长。像张晓丹、吴旻老师成为常州市低段语文工作室的成员,蒋惠芬、沈小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过去的三年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就增加了17位。
   课程,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腾飞的起点。在武进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我校连续三年取得了一等奖的辉煌成绩,并获得武进区“十一五”十佳素质教育成果奖。
三、以课程建设深化学校特色。
学校在传承、发展学校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以课程的眼光去看待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用课程的思想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推进学校的特色项目向特色学校发展。我们从校情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师资潜力,以新课标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许多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现已开发了校本教材《银球闪光》和《南田风》,设立了校本课程乒乓、情境舞、信息技术、书法,丰富了课程资源,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我校是常州市乒乓传统学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致力于少儿乒乓运动的研究和普及。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学校乒乓健儿多次在各级各类乒乓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11年正式成为 “江苏省乒乓球运动协会少儿培训基地”。乒乓,成为了马小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活力、树立品牌文化的一面旗帜!乒乓校本课程已列入课表,每班每周都有一节乒乓课。另外,学校的乒乓专业队中几十名爱好乒乓的小选手,每天都会进行2个小时专业技能训练,练好球技,强健体格、涵养品性、健全素质。可以说,乒乓课程从根本上拓展了学校素质教育空间,已成为我校提升体育精神文化,树立品牌文化的一面旗帜。
学校是常州市中小学电脑制作俱乐部、武进区电脑制作比赛工作站,成立了沈小伟工作室。近两年我校曾经连续获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一等奖。特别是2010年暑期,江苏省局小杯“信息与未来”夏令营在常州隆重开营。我校沈睿同学总分荣获全省第一名;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获得“电脑益智游戏”单项团体第一名。
书画也是学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在书法课题的引领下,积极研究编制校本课程教材,并继续依托“南田书画社”,深入开展了各种书画活动。书画兴趣小组在坚持常年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出成绩,打品牌。在历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我校获得书法类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多达几百人。在时隔五年的两次常州市硬笔书法整班比赛中,我们都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10年,我们的整班写字取得了武进区第一名的常州市第二名的骄人成绩。现在,我校已成为“常州市书法示范学校”。
情境舞是新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我们确保低年级每周一节,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培养气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可以说,特色课程使马小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有了品位。
课程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我校坚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发展奠基的理念,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指引学生全面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深度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教科室 教务处
                                                  2012、12、2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