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生品格养成教育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7-03-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金玉

要:小学生品格养成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要抓好小学生品格养成教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管教学生,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防止和纠正重分数轻品行的现象。在具体实践中,要采取各种方式注重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输入正能量,克服消极因素,从点滴抓起,循循善诱,并要建立良好地家校协作机制。

关键词:小学生;品格养成;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教育,是人生成长历程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切实重视小学基础教育,?在抓好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强化小学生的品格养成教育,确保小学生教育健康发展,确保每个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何为品格,小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品格

品格,即品行。是思想品质、道德行为、法纪观念、风格气度的总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品格体现在诸多方面,不同行业,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如规则、规范、制度、章程以及公约等。

小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行呢?国家统一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行。《守则》和《规范》内容全面、具体、就是小学生应该具客观、合理,每个小学生若能认真熟记,严格遵守,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品格良好的好学生。如果把这些条目内容概括起来,可归纳为十句话,即:爱党遵规守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尊自强,诚实守信,文乐于助人,品格养成教育,勤俭节约,爱护公物。

二、品格养成教育,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

人们常说:打铁先要自己硬,”“啥师傅带啥徒弟。这些话讲的都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是专门针对我们这些人类的工程师-----教师而言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一群幼稚的孩子,我们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诲他们如何做人。品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他们如何做人的教育,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比较差,但效仿能力却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效仿的依据,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文明或粗俗;举止端正或邋遢;平易近人或孤傲;精神振作或萎迷;遵规守纪或违法乱纪;乐于助人或自私自利等,都会无形中熏染学生的心。有一句歌词写的特别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所以,做为老师,就要必须做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