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杭中心小学三数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03-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德芳

今天下午,我们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围绕反思能力的培养开展了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学校中层干部,还有本教研组全体成员。活动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两位老师分别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有趣的乘法》全体听课老师准确精辟的评课,使参与活动的三年级数学老师对教材的把物更加透彻,难点的分解处理更加合理。

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种执果索因的方法。教学中,周老师引导学生经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对策略的深刻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问题驱动,引发需要。教师很好运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相对复杂的条件中选择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再揭示要解决的问题。二,经历过程,积累经验。策略的形成不能简单的告诉,而要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索和体验和感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三,回顾反思,形成策略。两次回顾,两次总结,适时组织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反思,是帮助学生感悟形成策略的重要途径本课中在学生形成策略的过程中安排了三次反思和回顾。第一次使策略从隐性到显性,第二次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说出解决问题时都是抓住什么去想的。第三次是在全科总结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课中影响最深的是什么。问题想起是逆向思维,刚开始学习从问题想起学生会感到不适应,而且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没有具体实践,因此周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思路引领上,难点定位在使学生运用新策略解决问题,此举十分合理有效;其次教者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策略使用得当,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周老师的两次体验、两次回顾,采用步步为引的方式,及时总结归纳新思路的方法,从而使新策略由暗到明逐步清晰,最终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刘老师执教的《有趣的乘法》运算的策略多种多样,教材理解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让学生数练运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还要让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计算策略。刘老师在讲解两位数乘以11的算式的时候,通过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出题目考考老师,老师迅速口算出结果,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教师慢慢引出知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现象,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然后老师适当总结。对于头同尾合十的计算,老师让学生先竖式计算,仔细观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一般规律。两个计算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充满乐趣,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反思,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一般的生活问题,学会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发现数学之美的能力。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评课,各位老师纷纷发表意见、建议。一致认为,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生活,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丰富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反思能力。

                                                             (撰写:周德芳 摄影:吴鸣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