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市级“十三五“语文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在采菱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8-11-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钱红梅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8516

地点

六(2)班

四(1)班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95

50

实到人数

95

50

主持人

杨静

活动

形式

上课、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沙漠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比较可怕的,把它与绿洲联系在一起,勾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整堂课抓住文本是游记这一特点,带领学生来到迪拜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体会到迪拜的魅力。精美的图片、美妙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了鲜花遍地、绿树成荫的迪拜。同时抓住关键词句,让生体会到迪拜的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爱和精心呵护。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1、方燕老师执教《三打白骨精》

2、钱红梅老师执教《沙漠中的绿洲》。

3、虞丽华、白舜华说课。

4、杨静老师讲座

5、裴红霞校长讲座

 

 

 

  方老师行课的过程,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紧扣关键词句,文本与原文对比呈现,歇后语的拓展等诸多方式,提取出经典文学的精华,把握积极人格在语文教学中的立足点与生长点,解读与释放文本中的人格因子,扎实又高效,严谨而不失灵动。

   老师的课堂教学能照顾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着根于语言能力的生长。教学中紧扣文本的表达特点,在与学生亲切、平等的对话中,夯实基础,理清文脉。她的课堂不仅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更引导学生关注访问记这一独特的文体是怎样表达的。

 

 ad551785b3784a008e88242a561f4561.jpg

 

 

 

市级“十三五“语文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在采菱小学举行

5月16日,中一片语文教学研讨暨市级“十三五“语文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在采菱小学举行,与会老师聆听了采小方燕和钱红梅两位老师关于“基于言语实践 渗透积极人格”的研讨课,区教研员裴红霞校长和采小杨静老师分别围绕研究课题作了精彩的主题讲座。

方燕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三打白骨精》。课前在琅琅的古诗词诵读中,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行课的过程,方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紧扣关键词句,文本与原文对比呈现,歇后语的拓展等诸多方式,提取出经典文学的精华,把握积极人格在语文教学中的立足点与生长点,解读与释放文本中的人格因子,扎实又高效,严谨而不失灵动。方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情境的无痕渲染,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中,培育学生的语用素养。

钱红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沙漠中的绿洲》,她的课堂教学能照顾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着根于语言能力的生长。教学中紧扣文本的表达特点,在与学生亲切、平等的对话中,夯实基础,理清文脉。她的课堂不仅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更引导学生关注访问记这一独特的文体是怎样表达的。并结合实际,给予学生探索如何表达的机会。实现了由输入到输出的转换,为学生的人格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课后,区教研员裴红霞校长和采小杨静老师分别围绕研究课题作了专题性的指导。指出指向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达至自然而然的语用。今天的这场活动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提升老师们对于一堂优质课的全面认知,老师们必将在教研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摄影:虞赛春、王龙  撰稿:张兰  审核:杨静)


faebdeafde0042899ba70011f83822a4.jpg


c6dfc43dd8bb40de9a3ff5f9f1109b61.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