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新媒介环境颠覆了传统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模式,引发了作文教学现代化的深层次变革。对新媒介环境下的小学微作文教学进行研究,使新媒介成为小学生微作文创作的全新平台,对于提升小学生微写作的实际能力,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效率和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微作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如何把“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转化为作文教学的优势,让小学生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写作,是网络与传媒时代背景下的新课题。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与人们生活之间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小学生与各类媒介的接触非常频繁。当新媒介的融合与普及,使得大众传播媒介与信息时刻环绕着孩子们时,对学生进行新媒介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让他们拥有现代人应具备的写作素养,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当前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端是空话套话连篇,原因在于心中无物,找不到可写的素材,不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发现值得写的内容。在新媒介环境下,小学生如果学会了把在新媒介中汲取到的素材和方法运用到作文之中,在作文中引用一些来源于新媒介的新闻及热点事件,并有自己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及思考,那作文一定会显得与众不同,格外出彩。每一个以时代冠名的文化进程,都有着与之相伴的文化诉求与文化范式。微博、微信的风行,微小说、微电影、微评论的风生水起,正是“微时代”来临的重要文化表征。小学作文教学的微作文也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顺应中高考作文改革发展走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然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和考试,写作训练是为了升学考试,而不是为了生活工作实际及运用来学习写作,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学以致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未来的考试改革趋势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选拔真正的人才,命题导向将会侧重于“能力立意”,作文考题看重应用性、时代感和思辨性,鼓励考生发挥创新、思辨、表达和立意才能,避免模版作文、宿构作文等不良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未来中、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方向。
据温儒敏教授发表的文章《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来看,温教授在如何解决增加高考作文总分值的同时,又能限制和克服作文评判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这一难题上,他认为:“也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察,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二百字,比如写一封信、一篇倡议书、一则说明或评点,甚至仿写一段论辩词,等等,可以很灵活……两者之间恰当的平衡,体现命题水平,也是一种改革。”由于中、高考的“小作文”改革,能将学习、考试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可以以小见大,语短情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中、高考试题出现了微作文写作题型。
由于受我国办学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小学与中学的作文教学互相自成体系,缺乏交流和衔接,往往小学老师不了解初中的作文训练体系和特点,初中老师也不了解小学的作文要求和情况,致使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堪忧。要想解决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这一棘手问题,小学语文老师除了要关注小学与中学作文教学的衔接外,平时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从微写作入手,尝试让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上进行写作,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积累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在日积月累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二、微作文的特点
所谓“微写作,实际上是一种微型的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它可以是一个细节的精雕,可以是局部的放大,可以是全局,可以是片断,可以是缩写,可以是略写。相对大作文,它的要求会更高一点,句子要更加凝练。传统的作文教学,不注重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不让他们自由言说,没有打开写作的思维,导致小学生把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来对待,对动辄写几百字的大作文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这段话体现了写作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微作文以其短平快,费时少,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可以随心随意地记录生活中的精彩,唤起小学生对当下生活评说的热情,激发表达的愿望而广受小学生欢迎。
三、利用微博微信短信进行微作文训练
随着自媒体和视频端的异军突起,人们对于带有强烈个性和原创色彩的作品需求会增强,自媒体时代不仅成年人能灵活使用各种社交媒介,连小学生也能熟练地在网络世界里畅游。这样一个微时代给小学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更带来了新的挑战。小学作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现代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微博、微信、短信等作为写作工具,借助视频、文字、链接等方式来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
利用微博来训练微作文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小学生对“微博”写作驾轻就熟,他们乐于在这个虚拟世界投入时间和真情,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语文老师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用来学习作文的班级微博,设置形式多样的微博体作文,“每日微时评”“每日微新闻”“每日微故事”,让学生用微博随时记录日常生活。班级微博作为一种网络媒介具有互动性和交流性,在班级微博发表文章后,全班同学和老师都可以阅读、评论,可以进行互评,点赞或提出意见建议,这种老师随机自由的点评和同学间的合作互评模式,对比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新奇感,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微博写作满足了小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心理,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以一种勇于竞争和不服输的心态进行创作。通过这种竞争和相互间取长补短,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小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让写作变成一件快乐有意思的事情,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和鉴赏能力。
利用微信来训练微作文
随着微信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微信公众平台逐渐走入校园,成为各小学继微博平台之后学生了解校园动态的新选择。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主打的当然是校园新闻,同时可开拓新颖的板块栏目,创新新闻内容,甚至可包括小学生感兴趣的明星、球星、娱乐、星座等信息。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向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投稿,用小学生的独特视角去解读校园生活以及关注社会人生,把微信公众平台当成一个练笔的阵地,以此来训练小学生的微作文技能。
四、利用影视媒介进行微作文训练
影视媒介以其综艺性、娱乐性、快餐性消费文化的特征,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作文教学要想与影视娱乐媒介争夺现代小学生的“欢心”,教师必须转变现有作文教学观念,必须要探求一种全新的为小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作文教学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需求,而利用影视媒介尤其是时下兴起的微电影来进行微作文训练,无疑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影视媒介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正处在富于幻想和想象的年龄,优秀的影视剧、纪录片、益智类甚至综艺类节目都是他们渴求的精神食粮。一些好的电影作品,如《放牛班的春天》《人工智能》《飞屋环游记》《鸟的迁徙》等等,是艺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展现关于生命的勇气、爱、梦想、坚持、创造或智慧的故事,可以让孩子的心灵和视觉获得共鸣和滋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自身写作水准与影视艺术素养。在欣赏影视作品时,经常会出现一些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的镜头,细节描写“不仅可以画龙点睛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而且还是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和揭示主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以小见大’,‘以凡出奇’,传韵外之意,达言外之旨。”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去品味留意这些地方,把握细节描写的手法,让学生去寻找影片中的细节镜头或是最感人之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写下观影感受,以此来提升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当学生找不到话可说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影视媒介直观形象这一优势,启发与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找到想要表达的不同切入点,通过练习对“拉长时间”这一写作支架的运用,可以使一个简单的故事由于综合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和场景等描写手法而具体化,让故事变得丰富立体起来,达到“添枝加叶”“添油加醋”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不愁作文没有素材,为找不到想写的内容而犯愁了。
该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高师院校中文系必须注重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综合能力研究”(编号2014B012)的阶段性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