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 ||
记录人 | 杨鹂 | 学习时间 | 2017/4/5 |
标题 | 教师提高课堂朗读指导成效的策略 | ||
主要
内容 | 1.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在校的英语学习时间有限,正式的英语课堂可以说是学生直接接触英语,充分交流英语,全面运用英语的唯一机会。短短40分钟,学生要能听会、说会、读会,且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洋溢强烈的激情,这就要求老师精心备课,精致设计,精彩演绎我们的英语课堂。朗读单词时,可以为学生安排朗读竞赛,以个人的形式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给学生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带领全班大声朗读;朗读句子时,可以采用高低声,快慢速,接龙等形式;朗读对话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当小明星的优质感觉;朗读chant时,可以为学生配饰韵律,以手以脚轻轻敲击拍子,让学生感知流畅朗读时的快感与舒适。不管是何种样式的朗读,声势浩大也好,细水流长也罢,不管是个人参与也好,集体合作也罢,老师在编排朗读项目时,都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设计理念,要让学生深入根植朗读的欲望,给学生朗读美的享受。 2.灵活机动的朗读作业,保持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尝试在每天的家庭作业中留出“一小块”时间,坚持每天布置一些英语家庭朗读作业,作业力求体现趣味性、多样性、自主性、灵活性。兴趣是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动力,若在课后也给学生开辟一片他们感兴趣的英语园地,将对他们坚持长期地学习英语奠定情感基础,使学生觉得家庭作业不是纯粹的机械的重复任务,也不是敷衍了事的炒冷饭,而是一件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事情。老师可以布置这样的朗读作业:(1)做一次小老师(自己拿书,面前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玩具,旁边放一只录音机,先读给小动物听,读的同时进行录音,然后打开录音听听自己的声音,如若不完美,再来一次。)(2)做一次小演员(针对英语对话中总有多个角色的情况,自己分饰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语调,用不同的语音和语气来诠释对话。)这些是学生单独朗读时可以使用的形式。但是,也有学生表现出聪明才智,反馈给老师一些别有新意的作业方式。如我班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按时到校来接,于是,他们利用在校等待父母的时间,合作完成当天的朗读作业,或者角色扮演,或者一人领读一人跟读,或者开展竞赛等。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很好,于是在全班推广,如果平时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周末同学聚会,合作朗读,比如,周一到周五是各自练习,周六约好在附近某一个同学家里来一次比赛,这种自发的竞争,比老师纯粹地布置任务来得有趣又有效得多。 3.民主新颖的朗读评价,延续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可以采用新颖特别的朗读竞赛和朗读评价,比如评选班级的“勇敢朗读天使”,“英语朗读明星”,“英语朗读助教”等,来延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已经被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于每天家庭朗读作业的检查与反馈,老师可以在班级制定朗读成绩积分制,积分包括努力分、进步分、优美分,将积分纳入到整个学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的评价体系中,学期中或学期末都可以给予奖励,从而让学生觉得朗读并不是枯燥和可有可无,而是有趣且能得到相应的成功映照的。
| ||
心得 体会 | 老师应尊重个体差异,开展因人而异的朗读指导。每个学生存在先天的理解与阅读能力的差异,老师要秉承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进行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切合学生个性和学习现状的指导训练,不要太过一蹴而就,也不能一视同仁,而应逐步地帮学生建构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