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人都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注人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是我们的教育所在。生命教育正是从人的生存发展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本,贯彻了新课改的思想。
关爱生命的德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对幸福的敏感、向往与追求乃是一种有待于发展主体能力。” 只有关爱生命的德育才会使学生掌握生命的本质,才会激发学生去执著地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开展生命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爱自己,而且要教育学生爱他人,爱自然,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关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生命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会爱与被爱的教育。而所有这些教育,都应从小学生开始。
我经过反复的实践分析,得出在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寓生命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会体验、诠释和选择,并形成有关生命的价值判断,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组织——少先队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班队会活动优势,进行小学生生命教育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又一重要途径。
同时,社会也要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学生在学校以外,也可以获取得大量得信息,社会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希望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校园周边环节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如:使青少年远离网吧、色情、凶杀等,减少外部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形成压力,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人生,珍爱生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