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人文课堂,练习先行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虞丽华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 定良好的基础. 面对新的要求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已经在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数学教学 习的设计上如何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呢

一、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练习总是和教学如影随形设计的练习是为了学生掌握 本节课的什么知识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突出什么重点攻破 哪个难点等等教师要一一考虑到. 因此新授课的设计练 习时必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 练习课的练习设计应以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数学活动课的练习设计应以发展学 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 例如教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时我安排了三节课. 第一节课是和学生共同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安排的课堂练习就是看图求各图形的表 面积同时改变题目为主要形式旨在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 公式解题形成基本的解题技能. 第二节课是变式练习课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饼干盒贴标签楼房的下水管用料 方体的水槽长方体的玻璃鱼缸等把对表面积的理解迁移 到日常生活中既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技能. 第三节课是动手活动课 面积的变化.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议一议发现其中的 规律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新颖有趣注意趣味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趣味性练习应该与学生生 活实际紧密联系 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练习的形式是多样 不局限于书面作业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项制作.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延 演变补充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状态. 例如学习圆周率我布置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数学 家祖冲之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数 学大国的历史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统计图 我布置学生把本班学生喜欢上的科目制成统计图通过调查 分析可以向相应的科任老师提出相应的意见 建议等等 到教学相长……这些源于生活的 不拘一格的数学练习 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重视差异注重人文 以往的练习大都是老师布置多少 较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而且面对不 实施的是无差异的课堂练习 吃不了现象的发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 对自己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须改变一刀切的作业布置要根据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布 置不同练习增加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供学生选择人人 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每名学生都能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扬个性.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 单元的整理与练习课时 设计了以下一组题一张长 10 分米 6 傅用它来做一个高是 1 分米的无盖铁皮盒你知道这个铁皮 盒的容积有多大吗 大部分孩子想到在铁皮的四个角剪下边 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 然后求出长方体的容积. 少部分孩子 探讨出容积最大是多少”,尽量不浪费材料剪下 4 个长为 6 分米宽为 1 分米的小长方形 6 分米的正方形作为 底面四个小长方形作为侧面. 这样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得 到不同的发展大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出难题考考他们…… 注重实践体现综合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 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 机会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再发现”,也就是由学 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使学生从传统 的模仿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练习课上 设计了这样一题 给你以下 5 种型号的纸板你能作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 体或正方体 题目要求一出孩子们有的在画图有的同桌在讨论 的拿出纸在折一折拼一 ……经过大家的努力 不同的正方体四个特殊的长方体和一个一般的长方体在孩 子们的脑中形成加之孩子用纸板的验证练习效果特别好. 样设计既巩固了孩子们对本知识点的掌握又培养了孩子们 的空间观念 同时也注重了对孩子们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每一次练习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 不断解决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 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数学练习的设计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教师要敢入 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第一流的教育家”, 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