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数学课怎样融入人文素养教育
发布时间:2019-06-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晓英

人文素养是指精神层面与道德方面的素质,也是孩子感受快乐与幸福的能力。它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了人文素养,我们才能够用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去观察这个世界,感受与探索这个世界的美好。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文素养在平常生活中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作为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影响和培养孩子。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与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如何把抽象的数字理论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它运用到生活中去,课堂语言的引导特别重要。那么,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挖掘教材内在的人文内容,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给学生讲解。

 小学六年级“圆”这个章节,一开始引入圆的知识时,我们介绍中国最早的“天圆地方”说,也可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含义,对比规矩与方圆的意思,我们还可以把圆的形状用实物展示给学生,可以在这里体现数学思想与文学修养的碰撞。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汉语博大精深的渊源,学好汉语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讲解了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后引出了“圆周率”,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让学生油然而生起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西师版数学实践课中有关于拾塑料瓶,旧电池的综合实践课,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入社会,去观察,让他们实际的去做做,还可以根据此内容对学生进环保教育;还有卫星发射等时事,我们可以让学生知道与时俱进,科技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从小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作为一民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不怕困难,要有吃苦精神,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数学即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孩子们渗透爱的养成教育,善良与爱是一切好品德形成的基础。

 例如六年级讲“利率”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银行存入三年期年利率为5.8%,小明有1000元还差一个月到期,他现在急需笔钱给爸妈买新年礼物,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最优方案。这样把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孝敬父母的教育。有些孩子喜欢帮家里做家务活,我们可以开展小小理财家活动,让孩子学会当家,暂时管理家中的财务,做好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家里的各项开支让他们帮着计算,去购物,假期帮家里做家务,体会父母的不易,从而养成节俭的好品德,做一个精打细算的小能人。

    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数学课所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事是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动起手来,剪纸,做各种图形,增加形象感,还可以进行比对,让他们发现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其实,动手能力远比动口更为关键,这种形象的形式更能让学生乐学,他们能在这些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教师与学生以及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和谐沟通,形成一个互帮互学的教学合力。

    课堂上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不可否认,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说到底,只不过是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应该承认,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应试教育有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不可数的,是软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可以说明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说素质高或素质低,素质教育的结果是无法衡量的。这倒并不是说,由于素质教育结果的不可衡量而可以放弃素质教育。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因为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不断要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这一角度说,数学的教学对推动素质教育可起到特殊的作用。 现在的教学,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还有很多的时间是与家长在一起,如何让孩子与家长、学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我们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我在备课时,经常设计好家庭作业,让家长们帮忙监督,管理学生,带动孩子们思考问题,家长们可以通过看孩子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孩子们的关系更近了,孩子们能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怀,学习也会更有劲,思想也会更阳光,整个人会更加积极向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这样,学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宽容等人文精神。课堂的教学要做到这样,我们就要注意针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作为学生,课堂上要大胆发言,质疑问题,互相探讨,思路一定要跟着老师走,要能抓住重点。老师不能满堂灌,要启迪学生思维,课堂生成要有新旧知识的思想碰撞。教师的教学基于对学生的爱,有爱为前提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学生喜欢老师了才会喜欢老师所上的学科。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爱护与激励孩子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与课外生活中。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心中爱的种子,这粒种子在成长的岁月中总会萌芽开花结果。 作为教师,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与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的必须。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上的困惑,为家长们排忧,首先教师自身要成为一个教育行家,只有平时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让班集体学风好;建立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长群,让孩子与家长和老师共同成长。老师也不只是孩子不好时给家长电话,而是当孩子有了一点进步时,及时给家长反馈,让孩子体会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激发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努力与前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许孩子们掌握起来不易,但只要我们坚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会有收获。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学生的人文培养也不止一时,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以爱心,耐心、细心、用心对待每节课,每一位学生,那么我们将与孩子孩子们一起,插上飞翔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