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19年7月)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题研究的安排,结合我校的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在实践新课程的进程中,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育科研中努力提高我们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切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开展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梳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对小学数学“人文课堂”构建的相关理论和成果经验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理清“人文”、“人文课堂”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收集有关文献和经验材料,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通过学习研究掌握基本理论,了解成功经验,提高思想认识,理清改革思路,并形成自己的理解、确立自己的主张。
3. 人文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的研究。创新人文回归的教学方式,充分凸显教学过程的意义,创设有意思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得到有美感的收获。“人文课堂”应该是尊重、宽容、民主、开放、自主、互动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数学学科的美感。
4. 促进人文课堂形成的数学人文内容的挖掘研究。数学课堂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人文课堂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促进人文课堂的达成,必须挖掘与梳理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学习内容的人文性价值。组织教师分年段,梳理教学内容,发掘教材中具有人文内涵的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资源进行统整,使学习内容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三、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1、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摸清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确定课题难点与重点,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2、课题组成员每两周举行一次课题研究会,主要通报成员组对课题研究的进展,着重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人文内容的挖掘,使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扎根。
3、在集体备课研究的前提下,课题组每月举行一次教学研讨,与数学组的全体成员一起研究小学数学“人文课堂”的构建,并逐步形成相关理论。
4、课题组以教研组为主开展一些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巩固学习成果。
四、具体安排
十月份:
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举行课题组活动,制定课题活动计划。
十一至十二月份:
每月举行一次课题组活动;
开展课题沙龙。
一月份
收集资料上传课题网站。
二月份:
举行课题期初会议。
三月至五月份:
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研讨活动;
开展课题研究沙龙;
开展各项研讨活动;
参加区、市级各项课题研讨活动。
六月份:
收集资料上传课题网,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活动。
数学课题组
2018年10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