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育故事《三份“检讨书”》
发布时间:2017-05-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晓丹

三份“检讨书”

马杭中心小学 张晓丹

一早走进教室,习惯性地坐在讲台上批阅孩子们的《作业记录本》,这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是的,批作业之前,我一定是会认真、仔细地批阅《作业记录本》,因为上面有孩子们的心声——每日一言。这是我与孩子们无言的约定,也是我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尽管毕业班的学业任务比较繁重,尽管每天的课程挤得满满的,但从孩子们的每日一言中,我依然能收获来自于他们“苦日子”中的快乐,依然能捕捉到班级里一些微妙的“化学反应”。

打开一沓本子,一张写满了工整字迹的语文纸划入手中。一眼认出,这是出自小婷之手,那一行行小楷,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有她能达到如此境界。心中很是疑惑,什么情况,有一整张纸的话要和我诉说。抬头上醒目的“检讨书”三个字映入眼帘,更让我困惑了。抬起头,找寻着她的身影,那个角落里,文静的她依旧如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耐着性子,往下看,才恍然大悟。这丫头,还在为前天班会课上的谈话耿耿于怀,字里行间里表达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我保证,一定会扭转自己暂时偏离航道的思想与行为,最后,还一再感谢,我对她的宽容,没有点名批评。心里暗暗窃喜,再一次用目光扫过那个安静的位置,不知所以的她还沉醉在英语的世界里。

批到第三组,又是一张——满满一页语文纸,这是小乐的,抬头依然是“检讨书”。同样是“检讨书”,但内容与小婷的完全不一样,男生的视角与理解还真与女孩子不一样,尽管他认识到确实有自己不对的地方,但也强调了同伴、师长的不理解是导致他们“波澜起伏”的根源。当然,最让他感动的,还是作为班主任、语文老师的我给予了他极大的宽容与自由生长的空间。浏览到第五小组,又发现了一张,这是小馨的。难道这三个熊孩子是一起约好的。仔细端详这三份“检讨书”,虽说有意思相近的内容,但就我多年的经验来说,还真看不出是约好了干出来的事情。

我一边认真回复,一边回想起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也不断地融入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什么QQ聊天,什么微信平台,孩子们的运用能力与手段,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一开学,已经陆陆续续有家长向我反映,借由学习的事由,一回家就伸手要手机,开口要电脑,再加上家长监管不力,反而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写作业,在QQ上聊天、发泄,有一部孩子玩起了游戏,还互相讨论,也有孩子成天关注娱乐新闻,开始追星,总之,严重影响到处于青春期边缘的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更严峻的是,这些情况竟然集中在一些平时学习优秀、表现突出的“领头羊”(小婷、小乐、小馨)。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犹豫了,我困惑了。置之不理,那肯定不行,这种风气只会越演越烈,一旦上瘾后,就更麻烦。如果在教室里大张旗鼓,进行说教,对于这些自尊心极强、处于青春敏感期的孩子来说,有时也会适得其反。

左右为难之际,董卿的《朗读者》给予了我很好的启发。我何不以朗读者的身份自居,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倾听我精心挑选的青春期故事,让他们自己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毕竟,这些孩子的理解感悟能力是极强的)

于是,在前一周,我就推荐了《朗读者》这个语言类节目,并利用每天午后的十分钟,自由交流观后感。见时机成熟了,我选定周二午读课举行了马小六五《朗读者》节目,只不过,朗读者只有我一人而已。

在轻柔的旋律中,孩子们安静了。一个又一个简短而又真实的青春期故事,流淌进入每一个孩子心田。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不解,看到了惊讶,看到了迷茫,但更多的是与我会心的眼神交流,这里面就有小婷、小乐、小馨。

抚摸着这三份特殊的“检讨书”,我想,这《朗读者》的教育目的已经达成。这三份沉甸甸的“检讨书”既是孩子们对我的信赖与尊重,更是他们自我成长的蜕变。教育,需要用心呵护,更需要静心等待。

 

(已发表在武进教育信息网之教师之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