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关怀滋润心田:5月31日,武进区人民政府区长戴士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臧建中来到马小走访慰问,戴区长亲临六一文艺展演暨区“十佳美德少年”颁奖活动现场,向全区的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问候。区领导一行还参观了校园环境和活动设施,与正在进行现场游艺活动的孩子进行亲切互动,对马小的办学质量与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2、基地加盟创新局面:经两年的努力,马小集团于2019年6月正式成为江苏省教科院基地学校成员单位,并于11月前往宿迁参加了由省教科院主办的江苏省教科院基地学校(小学)综合研讨活动。蒋华副校长作为嘉宾参与了现场沙龙研讨,蒋校长在对学校文化作出精彩的自我表达之余,对台上的校长代表发起一连串实际而又不失风趣的提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3、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集团紧紧围绕“承阳湖精神、扬南田文化、育灵动学生、做幸福教师”这一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年来,马小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武进区红领巾示范学校,采小获评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在2019年区素质教育评估中,马小和采小分获二、三等奖,办学水平评估均获优秀级,集团继续稳步行走在“提高质量,提升内涵”的发展之路上。
4、组织建设凝聚力量:集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打造“南之光”党建文化长廊和廉政教育基地----清菊文化园。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重走党的路线,共忆峥嵘岁月”的红色之旅,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团组织活力进一步彰显: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12月11日团总支的成立,为团组织的事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5、课程建设打造品牌:集团注重挖掘特色品牌,依靠科学的教育理念打造多样化的育人途径。在“指南针”双课程体系的指引下,采小首度开发了创意无限的“南田E梦”创客课程和浸润书香传承经典的书院课程。4月24日,采小面向全区举行了首届书院课程汇报展示,将教材与海量阅读完美融合,让课程建设真正成为了学校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6、师资队伍拔节生长:集团利用三校联合教研机制,开展第二届“南田杯”教学月比赛活动,分别在三校区举行语数英和艺体学科组比赛。经两轮现场比拼,李晗、戴晶晶、郑丽虹等12位老师获一等奖。一年来,集团还新增杨静、丁晓雪两名市骨干教师,杨静、勇璐琰分获市语文教师和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朱丹萍获市信息化能手比赛二等奖,沈斐获区青年教师成长论坛一等奖,徐汝婓、李晓冉获常州市首届数字优课二等奖。
7、德育之树枝繁叶茂:集团以南田文化为依托,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切实实现学校无痕德育的传承与革新。一年来,马小获评市优秀小记者站,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区少先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采小大队活动《采小娃 样样红》和队课观摩活动《采小味道》均获区特等奖。虞丽华、周建强分获市、区优秀辅导员,潘兴芳、许叶被评为市高级班主任,张晓丹、杨丹、勇璐琰被评为评区名班主任。
8、科研水平再上台阶:科研助推成长。本年度,马小、采小共有四项课题顺利结题,并在区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奖,其中,两项市级课题获一等奖,两项区级课题分获区一、二等奖。集团另有四项研究性学习在武进区获奖,其中,由采小钱红梅老师指导的《远方的家——关于老漂族生活现状的研究与思考》获区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特等奖,并参加常州市现场展评活动。
9、缤纷社团尽显风采:集团以“普及、朴实、多样、选择、免费”为原则,坚持开展特色教育,在信息、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本年度,马小在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国际数棋竞赛、市创新实验大赛、市创客大赛、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市小学生足球、乒乓联赛、区合唱等比赛活动中,均有骄人战绩;采小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举重、健美操、经典诵读、戏剧等比赛中同样有不俗表现。
10、宣传报道频扬美名:宣传工作是展示集团办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是树立和赢得社会良好评价的重要媒介。一年来,集团注重宣传报道,及时传递发展好声音,共接受江苏、武进电视台宣传报道多达14次,并分别在江苏教育频道《未来科学家》、武进电视台《武进新闻》和《天天向上》等栏目播出,学校当之无愧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