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来到杨区小学,参加本教研组六月份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课题组研究主题“在童话故事中渗透人文教育”展开研讨。
本次活动是由吴晓梅老师和丁倩老师分别执教研讨课。吴老师执教的是《会走路的树》第一课时。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吴老师的课堂导入中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在揭示课题以后,直接显示生字“路”,同时引导孩子,“你是怎么认识它的?”从 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直白的谈论“情”字,也许太难为他们了,吴老师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走近文本,走进文本,从而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这个环节的处理非常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有关“阅读”的要求。在整堂课中,吴老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丁老师执教的是《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在课文的第一部分感受小树与小鸟之间那美好的交往时,丁老师让学生通过读、体会,找重点词语来朗读,从“好一会儿、送、天天”等词语中体会出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喜爱、关心;从“当然可以。来吧!”这句话中体会小树答应得多么爽快、干脆和热情。同时丁老师也重视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学中利用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丁老师在课文最后“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让学生续编下去。不仅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如果丁老师的语言再抑扬顿挫些,自身情感再投入些,那课堂还会更出彩。
在接下来的教学研讨过程中,备课组其他老师进行了认真地探讨、评议,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马小教育集团二语教研组供稿 撰稿:丁倩 摄影:丁晓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