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沈斐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鸟鸟鸟》
发布时间:2017-12-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斐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7年12月28

地点

录播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50

实到人数

50

主持人

沈斐

活动

形式

教学研讨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本课题作为研究课,通过新媒介的介入语文习作课堂,培养孩子大胆创新、共同合作以及审美能力。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沈斐老师大胆创新,牵手新媒介,拓新习作路。她借助第74届奥斯卡获奖短视频《鸟!鸟!鸟!》拓宽习作“材源”,领着孩子“脑洞大开”,让“无声”的鸟儿开口说话。在习作中,沈老师抓住说话句中的提示语,让学生尝试编写不同形式的对话,并指导学生在对话中用不同的字、词、成语代替“说”字,使表达更形象。这样的习作教学不仅解决了写什么、训练了怎么写,而且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指向能力的迁移和内化。

 

  沈老师的课融入了 “新媒介习作”的行与思,为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丰富了写作素材,让习作教学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姜明红工作室在马杭小学开展研讨活动

——暨沈斐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2017年12月28日下午,姜明红名师工作室活动在马杭中心小学举行。活动由工作室的沈斐老师执教习作指导课《鸟!鸟!鸟!》,殷樱老师执教《七律.长征》。武进区小语教研员裴红霞校长、马小徐亚洁校长和沈斐名师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活动。

沈斐老师大胆创新,牵手新媒介,拓新习作路。她借助第74届奥斯卡获奖短视频《鸟!鸟!鸟!》拓宽习作“材源”,领着孩子“脑洞大开”,让“无声”的鸟儿开口说话。在习作中,沈老师抓住说话句中的提示语,让学生尝试编写不同形式的对话,并指导学生在对话中用不同的字、词、成语代替“说”字,使表达更形象。这样的习作教学不仅解决了写什么、训练了怎么写,而且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指向能力的迁移和内化。

殷樱老师教学语言优美简练,饱含激情,让我们领略了一位貌似温柔如水,实是女中豪杰的英雄气概。诗歌是书写心灵的艺术,殷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她有效使用多种资源,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征的环境。学生在走进文本、融入文本中用自己的心灵和文本交汇,体会红军的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就水到渠成了。

课后,工作室成员就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李厚光老师围绕关键词“缺口小、资源好、实施妙”建议实施提示语的逻辑性与推进性的指导。蒋熙琳老师赞赏沈老师课堂氛围热烈,评价及时准确,师生交流感特别好。钟桂芳校长指出殷老师教学板块性强,能运用恰当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抓住重点语词感知红军精神。

工作室领衔人姜明红校长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高度肯定。沈老师的课融入了 “新媒介习作”的行与思,为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丰富了写作素材,让习作教学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殷老师的课层次丰富,每个环节的起承转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加上老师的全情投入,课堂效果明显。

精彩的课堂,智慧的点评,专家的引领,带给工作室成员满满的收获。相信我们会带上收获和思考,继续行走在小语的道路上。

 

 

鸟!鸟!鸟!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沈老师又要教你们写作文了,看看今天的题目是什么?出示:《鸟,鸟,鸟》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此时你有什么想法?指名。有没有什么大胆猜测?指名。

预设一、这跟鸟有关。的确,还不止一只鸟呢。再读题目

预设二、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关注了故事内容。

3、看来咱班的孩子脑洞大开,已经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我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光表扬只能满足你们小小的虚荣心,来点实质性的。

预设:不要把我想的太有钱。见钱眼开的家伙。你就这点追求吗?

4、请看大屏幕:深呼吸,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瞧,礼物来了。播放视频。

二、

1、这个福利发的不错吧,看完视频你能用几句话说说故事的内容吗?

点评:抓住大鸟、小鸟这几个主角把故事理清了。

      你真是讲故事高手,简单精炼。

      你真厉害,把3分钟的视频用几句话就说清楚了,概括高手。

2、刚才你们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把这个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简单明了,真不错。

3、看完视频,我们总得做些什么吧,你们懂的。(写作文)

   不着急,沈老师想问你们,如果把刚刚这个故事写成作文,你们觉得只要像口头表达那样几句话就行了吗?我敢打赌,给你们一个小时都写不完,信不信?

4、要写这么久,你们准备写什么呢?

神态、动作、环境、语言、心理,场景描写

5、懂的还真不少,这些小技巧你们都知道,别得瑟,这只能说明为师教的好。

6、敢不敢挑战更高难度的?这次答对了,我就真的佩服你们。仔细回想刚刚的视频,它跟平时看到的视频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

点评:非也,非也,继续猜。

      小马达转起来,好好想想呢。

      是不是少了些什么呀。

7、真想给你点100个赞,简直神了,这位同学必定有强大的记忆力,最佳的观察力。这段视频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文字,语言,不像你们看的动画片,比如熊大,熊二那样居然可以跟光头强来神一般的对话。取代这些语言的只有“叽叽喳喳”,我们称之为“鸟语”。不过通过它们的神情、动作、情节你们能想象他们在说些什么吗?我想现场征集配音台词,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

8、预设一:不要如此紧张,沈老师自有锦囊妙计,助你们一臂之力。

   预设二:俗话说的好:“志不同不相为谋”看来今天我们是“趣味相投”的,好,开始之前,沈老师还有锦囊妙计,助你们一臂之力。

9、出示特写图。我生平最大的乐趣就是拍照,上次义卖还给你们拍了特写,场景,给你们的作文加了很多好材料。这不,这些鸟儿我觉得也很有意思,请看大屏幕。

10、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你能想象他们说什么吗?

点评:真是一只霸道的小鸟

这只小鸟很傲娇!

加上语气词,感情更加强烈了。

11、如果你能把配音词写下来就更好了,说不定我们真能给这段视频配个音。

说到写对话,沈老师不得不提说话的几种形式。请看:

1)提示语+说话内容(课件)

 已经到了门前,马小跳停下脚步:“我数一二三,我们一起冲进去!”

提示语在前,一般地,它强调提示语里的话,强调“停下脚步”

2)说话的内容+提示语(课件)

“我数一二三,我们一起冲进去!”已经到了门前,马小跳停下了脚步。

说的话在前,一般地,话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深一些。

(3)说话的内容+提示语+说话内容(课件)

     “我叫马小跳。”马小跳把唐飞、毛超和张达往巨人跟前推,“他是企鹅唐飞,他是猿猴毛超,他是河马张达。”

     提示语在中间,一般地,突出前面的说话内容,也使得前后的意思,得到区分。

4)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省略提示语: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前面已经交代了是谁,读的人一看就能知道谁说的话。

省略提示语,对话各成一节(课件)

省略提示语,显得简洁、干净。

12、沈老师的锦囊妙计妙不妙?既然妙,肯定能给你们不少帮助,学以致用,让我们赶紧来练一练。

13、听清楚老师要求:1、根据QQ上分享的视频(相关图片),采用合适的2种或3种形式写好对话;2、如果有提示语,看谁写的最生动,最有创意。3、采用讯飞语记进行语音书写。沈老师给你们5分钟时间,开始。

点评:

好的说话句,不只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肢体上的“话”

表情作提示语也很精彩

只要说话,多少会有肢体语言,平时不注意,肢体语言就悄悄溜走了。

你一下子就采用了3种不同的形式写对话,避免重复,有想法。

虽然只用了2种形式,不过只要有变化就是次大胆的尝试。

你抓住了小鸟的神态把它那种眼中无鸟的样子描写的真逼真。

这小鸟的动作写的真传神。

14、写说话句,一定要注意提示语,看了你们的对话,即使没看过这段视频,脑海里也会有画面。写作就是如此有魅力。

三、挑刺

1、俗话说的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苦吟诗人“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都要日日推敲,夜夜推敲。的确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巧用,妙写能给文章增色不好,有时就会成为一个亮点,在刚刚的交流中,老师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2、出示上课时拍的照片。你们瞧,你们在写提示语时,几乎都用了同样一个字。“说”,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表示“说”的有哪些词语。

3、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字又一个字地来了。

4、交流。有的同学一时想不起来了,不急,在这信息化时代,我们身边又多了一位“娘”,它的名字交“度娘”,赶紧自己去查查吧。

5、如果你们能用搜集的不同的字、词、成语代替“说”字,文章会更生动,不信你们自己试一试。

6、交流,点评。

7、要想使故事有声有色,你要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要想使说话句精彩,要思考,能不能不用“说”字,能不能用别的字,能不能用人的动作、表情、神态。这一想,你进步了,这一变,你就有水平了。

四、拓展整合。

1、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有了这份台词我们就真的可以给视频配音了。看,APP软件“配音秀”和大家见面了,相信技术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有了台词就看你们的发挥了,来,小小配音员,准备好了吗?不要着急,我还想弱弱地问一句,提示语要不要说进去?对了,书面语和口头表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记住啦,这要配说的话就可以了,小组合作开始吧,等待这你们的家作,给你们5分钟时间。

2、好的同学可以分享到我们的群里,供大家一起视听。

点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让视频里的鸟“开口说话”,一起拜访了度娘推敲“说”字,更是尝了一把配音演员的瘾。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请允许我这么说,你们觉得快乐吗?看来写作文真不难。最后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拍视频的导演明明也可以让它们开口说话,为什么在这段视频中却不给它们这个机会呢?写作时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时是否要有所取舍呢?嘿嘿,有点难度哦,下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