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几点做法(曹芳 2017年5月)
发布时间:2017-06-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曹芳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曹芳

学习时间

2017.5.12

标题

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几点做法

主要

 

内容

  一、小学英语朗读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与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1. 模仿朗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语言具有对语音、语调、动作、神态等方面极强的模仿能力。模仿朗读旨在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观察认识能力。朗读训练要贯彻边听边说,边说边读的原则,有机地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听,看清教师的发音口形,听清发音再模仿。例:在字母教学阶段,教字母P-[pi:]、b-[bi:]时,教师先作示范,让学生看清嘴唇发音的位置,嘴唇相互作用,形成气流障碍,送气或不送气,声带振动或不振动,确定清、浊辅音,对于h-[eit ],g-[d i]等字母的发音,可作适当的发音部位、技巧指导,让学生体会并找到模仿的发音位置,区别英语与汉语的发音异同,进而读准字母。

2.情景朗读

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景中体会语言的功能。不同的语言由于其环境不同则意义也不同,中文意思相同而英语背景不同。例:“Excuse me!”和“Sorry!”都有“对不起”的意思,但英文运用时却有限制:“Excuse me!”具有“打扰”、“借光”的含意;而“Sorry”则表示说话人的谦意。教师要创造情景,在特定的情景中训练朗读。又如:教学生介绍人的姓名时,可结合课文内容,借助头饰塑造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Helen,Nancy是某一带头饰学生的符号),进行“Hello. I’m… ”朗读训练,学生身临其境,反复体会,弄清作为介绍人、被介绍人的常用会话习惯。会在情景中介绍自己、介绍别人,或对别人的介绍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举一反三,达到会用“I’m…”进行自我介绍的目的。

 

心得

体会

我在平时的课堂上也运用,以上的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比较喜欢情景朗读,毕竟情境中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情感表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