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6年5月27日 | 地点 | 四年级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17人 | 实到人数 | 17人 | |
主持人 | 徐慧英 | 活动 形式 | 研讨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在散文教学和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是本次探讨的主题。针对这一主题,5月27日,李丹老师、陈银霞老师分别执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第一堂课是陈银霞老师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陈老师的课设计精巧,富有激情。整堂课紧紧围绕“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先感悟樟树“形象”,再品味樟树“精神”,最后体会樟树与宋庆龄之间共同的“品质”。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感悟到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第二堂课是李丹老师执教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李老师沉稳大方,准备充分。课堂伊始,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名人,随后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扫清生字词障碍。接着通过几个明显表示时间的关键词,找到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段并说说段意,适时加入写作方法指导。整节课清新流畅,重点突出。
| |||||||
评
价 | 教研组内各个成员就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中肯地指出了两堂课中精彩的地方,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相信,四语教研组以后在教学中会更注重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
填表人 郑丹平
六月份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研讨主题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 ||
研讨时间 | 2017.5.26(周五)下午1:35 | ||
研讨地点 | 杨区小学 四(1)、四(2) | ||
执教者 | 陈银霞 | 执教内容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
执教者 | 李丹 | 执教内容 |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 |
参加人员 | 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 |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六月份教研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7-05-27 点击:428 来源:原创 作者:贺珊
在荷风送香,金蝉轻唱的季节里,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齐聚杨区小学,参加了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为研究主题的教研活动。
第一堂课是陈银霞老师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陈老师的课设计精巧,富有激情。整堂课紧紧围绕“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先感悟樟树“形象”,再品味樟树“精神”,最后体会樟树与宋庆龄之间共同的“品质”。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感悟到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第二堂课是李丹老师执教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李老师沉稳大方,准备充分。课堂伊始,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名人,随后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扫清生字词障碍。接着通过几个明显表示时间的关键词,找到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段并说说段意,适时加入写作方法指导。整节课清新流畅,重点突出。
课后,我们全体教研组成员参与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给本次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收到了良好的研讨效果。
(撰稿:陈银霞 李丹 摄影:陈银霞 李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