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人格作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多个学科领域,但至今并无公认、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口语词汇中,人格指人的思想道德、品德、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生活习惯等等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表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性密切相联,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人格的发展完善伴随着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少年儿童时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教给学生固定的文化知识和单纯管好学生的纪律,而是转向塑造学生新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合作、生存和做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要善于把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着眼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
我个人浅显的认为,班主任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班主任首先要以身示教
班主任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最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1 、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以身示教
我们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细节。比如,要使学生注重仪表,你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要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你得默默关好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你得口语“干净”不出秽言,举止文雅,不显粗鲁,有学生在场不直呼其他老师姓名。要养成学生严谨治学的习惯,你得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严肃对待学生作业,哪怕是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等等。我们要善于抓最易疏忽的细微处,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影响,从而规范他们的言行。
2 、在行为活动的关键处以身示教
关键处就是节骨眼上,有一次我在教室发现有个学生满面怒容,坐立不安。一询问,才知他的笔记本被另一个学生弄丢了,他准备兴师问罪,而且非要他自己的日记本不可,理由是那日记本是他的过生日时,爸爸送的,意义非常大。我找了一本还是十年前师范学校毕业时同学署名相赠的非常精美的日记本送他,并说:“这个日记本,我珍藏了十多年,虽然舍不得,但你现在失去了心爱之物,我也只好把同学之情珍藏到心里,而把我心爱之物给你,让你也分享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快乐!”此情此景,令那个学生感动得泪水横流,并当即表态:老师,我明白了您的用心,我知道怎样处理这些事情了,我决不会索赔我的日记本了。这件事,如果只给他讲大道理,他就算表面没事了,心里肯定会不舒服,我们不如以自身为榜样,让他感动之余,自己认识到错误,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 在思想行为的困惑处以身示教
学生受其知识水平、行为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思想上难免会有一些模糊不清、困惑不解的地方,行为上难免会有惶恐无措的时候。这时,班主任除了语言教育开导外,更重要的就是以自己的无声行动去为学生做个“样子”,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比如常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分析赞美社会的美好现象。不谈论是非,不诋毁其他老师,而是经常流露出自己必须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的优良品质。面对极个别同学的过激行为和言论,班主任不训斥,不报复,不动怒容,报之以诚心的微笑,辅之以交心感化,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纠缠学生的缺点错误,表现出为人师的宽宏大度和虚怀若谷。
二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
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一个好的班集体不仅能使学生系统的和有目的的学到知识,而且还得到了健全人格的锻炼,同时品尝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平时,我们要赞扬他们,鼓舞士气,促使他们确立“创优争先”的目标,激发其竞争意识的形成,让班集体的成员形成团队精神,人人为所确立的目标而努力拼搏。但在一个集体中,各人的个性不同:有人学习成绩好,埋头苦读,不大关心班级的活动;有人兴趣广泛,对学校,对集体举办的活动兴致勃勃,全力投入,争创佳绩为班争光;有的人成绩差,有自卑感,提不起精神……对此,要细心分析。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滴水,只有流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个人的努力,只有同集体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一个学生只有牢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才能生活得充实而幸福,才能感到个人与集体不可分离。例如,班级中的各项评比,全体成员如果心不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取得好名次吗?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只靠一两个尖子能够取胜吗?所以组织成绩好帮助暂时落后的,一帮一,手拉手,有利于取长补短,一道前进。
在创优争先的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时要培养学生耐挫折的能力。鼓励他们接受挑战,迎难而上,决不半道而废,让全体同学品尝到集体生活的乐趣。集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自信、勇敢和坚强、组织性、纪律性、自制性、责任感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同样,在集体生活中也容易让学生克服孤独、软弱,怯懦,自私等消极的个性特征。因此,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形成能起正面的促进作用。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在班级集体中,我们要诱导学生学会自省。我这儿有一篇教学随笔,是以前写的,题目是
《不光彩的荣誉》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让学生学会自省,才能将教育内化于心。教育过程中不要把什么都说完了,什么都说完了,学生也就不会再思考,教育效果就不会太理想。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一旦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那就是教育的成功。
三、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要因人因材而施教。
西方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同理,社会中也没有两个人的人格完全一样。因此,有经验的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教育,达到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这点,我们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中分别选取了孙悟空、刘备、李逵和林黛玉为代表,编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孙悟空、刘备、李逵和林黛玉先后去看戏,可是到了剧院门口被门卫挡住不让进去,因为他们都迟到了,只能等下一场。
孙悟空挠挠猴腮,挤挤猴眼,笑嘻嘻地与门卫搭讪,希望门卫能通融一下,可是门卫表示“不行”。孙悟空连说几声“理解”、“理解”,转身离去,可趁门卫不注意时偷偷溜进了大门。
接着到的是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他看也不看,直挺挺就往门里闯。门卫礼貌地向他敬礼,说明因为迟到不能入场的道理。只见李逵两眼一横,晃晃手中板斧,推开门卫,冲进场内。
李逵刚刚进去,刘备刘皇叔到了,当他得知情况之后,按照门卫的指示,规规矩矩地坐在横椅上,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慢慢地看起来,静静地等下一场。
正在这时,林黛玉来了。当她知道情况后,立即唉声叹气,眼中噙着泪花。抱怨为什么自己总是倒霉,
同样的一件事,不同个性的人对待它的方式也不一样。
这个故事可能有些夸张,但却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对于不同秉性的孩子必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比如说,有的孩子活泼、敏锐,情绪反应迅速,善于适应环境,但容易变化,没有足够的自控力。有的孩子行动比较缓慢,情绪反应也较慢,可是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自我控制力不错;有的同学性急如火,粗心大意,做事马马虎虎。我们就要安排他们去做那些需要细心、耐心、细致才能完成的工作。以培养他们坚韧、持久、谨慎的人格特征。
四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要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成人格教育合力。
学校良好的校风校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班级活动以及社会性服务活动的开展,都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巩固小学生良好人格特征,预防与矫正小学生不良的人格倾向十分有益。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使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修养。家庭的教育和家长的配合,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密切配合学校,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几方面的教育,促使家长、社会对小学生的人格教育都引起高度重视,形成人格教育合力,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弥补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缺陷,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指导家长、提高家长人格素养的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格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健全人格的能力,改变家长只重视智力培养,轻视人格塑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坚决抵制社会环境中污染小学生良好人格的消极因素,努力把社会正面、主导教育力量正确引导到小学生人格教育体系之中,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几方面的教育和谐统一。
总之,加强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常抓不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潜心治教,勇于探索创新,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而努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