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 ||
记录人 | 郑丽虹 | 学习时间 | 2017.5.20 |
标题 |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 ||
主要
内容 | 当前,在大多数学校里,小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应用的环境,学生除了每天一节英语课外,基本不会用到英语,这对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理解语言都带来很大的不便,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大困难。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完成小学英语的基本教学任务,而且还应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说英语、学英语的兴趣,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源自于兴趣,兴趣没有了,自然不愿意主动坚持,自然就会慢慢搁浅了。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具有好动、好胜、不怕羞的特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将游戏和竞赛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们玩起来,动起来,说起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说英语”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和进行简单的语言交际,从而获得初步的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缺少语言环境的外语学习,对抽象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把英语课堂设置成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社会活动舞台,模拟真实情景,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悦耳、悦目、悦心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用。在用的过程中认识语言,领悟语言,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杰斯珀森(Jesperson)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get a sprinkling of water now and then),学生必须潜到(be ducked down in)水里去。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able swimmer)那样乐在其中。”所以外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练习听说的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说。 | ||
心得 体会 | 外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外语,还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多说外语。作为教师,更应积极创设一切机会为学生英语会话提供条件:与家长对话,与哥哥姐姐对话。如适当布置相关的家庭听说作业,(向父母介绍自己的老师,教父母今天学到的内容等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