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发布时间:2017-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萍
如何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谢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技巧,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们做人和做事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小学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也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优秀的道德文化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人格教育;渗透
引言:
人格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过程中身负教学和育人两个使命。但是主次有序,我们在教学过程我们不能只注重语文教学而忽略了人格教育,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该如何将这种人格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将有价值的情感态度渗透到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的课本选材也是根据这个要求来进行选择的。这样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本内容就可以潜移默化的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教育他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社会还有我们的家庭,不知不觉得就达到了提高人格素养的目的。
古往今来,在爱国方面太多的名人和烈士给我们作出了表率。比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带领人民走向解放道路的毛泽东,他为我们走向新社会奠定了基础。这些名人事迹,引发学生的思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如果在课堂教育中,能够抓住这些事例,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还有在学习我们小学课本第十一册中的《回家》这篇文章时,要把面对家境父母内心的无奈讲出来,还有对父母对海子的关爱、谅解;海子对父母的孝顺。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老师一定要让孩子们养成体恤家人,关爱父母的能力。再如我们学过一篇经典的文章《将相和》,文中讲述了蔺相如面对困境机智果敢、内心不畏强权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种顾全大局、热爱国家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的学生去学习的。当然我们也要学习廉颇知错改错,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这种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将伟大的人格和优秀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们的思想当中去,让他们以此作为楷模。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要通过道理和情感双方面进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的提出了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的选材都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这样对我们引导学生们树立争取审美观来说是极其方便的。例如课本中《大海中的灯塔》讲述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与人为友的艺术;《收藏阳光》让我们明白要学会享受快乐,收集快乐,这样就能勇敢面对生活当中的困难并且战胜它。通过作品本身的魅力,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情感和语言色彩。提高学生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富有情感的讲述文章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
同时,老师课前准备的课件内容的多样性以及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是十分总要的,因为这将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影响。设置一些类似的情景,引发出学生
内心的情感,同时引发共鸣,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更能让学生们产生深刻的情感感受。
三、将人格教育渗透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整个身心都会参与到创作中去,在文章中也能深入的阐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老师可以通过作文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内心思想以及人格的完整。在我们书本的每个单元结束时都有一些相关的综合练习与写作。这些练习都涉及到了学生们的人格培养。比如在六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们写调查报告,这个调查报告交给我们对待身边的事物要用科学的手段,同时告诫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无论如何,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孩子们树立健康的人格。只有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将情感渗透进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在他们的内心中才会盛开出一多情义之花。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教师是新课改背景下重要的教学资源。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们必须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更快的进入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我们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些类似情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此同时,将人格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完整的人格以及高尚的情操。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优良思想的熏陶,逐渐成长为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能力、有梦想的新社会青年。
参考文献:
[1]张俊峰.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的发展及其现实价值研究[D].福建大学,2015
[2]罗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8):39
[3]高瑞琴.小学语文渗透思想教育例谈[J].学子(理论版),2015年04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