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的培养(徐莹,2017.5)
发布时间:2017-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莹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徐莹

学习时间

20175

标题

 

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的培养 

  主要

 

内容

第一,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帮助理解。教师尽量每节课都给学生10到15分钟朗读,并要求学生找出不能理解、不能拼读的生词新句,或借助单词表,或听录音磁带,针对文本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在自我反思、追问的基础上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会了在读中思,思中读的好习惯,阅读短文的解题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第二,让学生在读中练、练中读,促进交流。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起来。

分角色朗读:学生在朗读对话时,自然而然地渗入情感意识,

跟光盘读:光盘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既能激发起朗读兴趣,又从另一方面给学生以示范指导,达到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的效果。

配节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配上适当的手击桌面节奏或拍手节奏,学生学的兴趣盎然。

竞赛性朗读:竞赛性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配合教师的热情,更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巩固旧知,获得新知。

第三,在读中悟、悟中读,增强语感。对话教学、语篇教学,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朗读,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样,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到英语朗读的方法,体会到英语语言的美,进而增强语感。

 

心得

体会

我们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应以读代讲,多给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