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 ||
记录人 | 杨鹂 | 学习时间 | 2017/5/12 |
标题 | 小学低段英语朗读的策略 | ||
主要
内容 |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要学好它,在起始阶段一定要重视朗读,培养语感。所以对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学生良好的朗读英语的习惯是必要和迫切的。 一、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养成早晨朗读的习惯。 我们学校的英语早读一直以来是我们的特色,也成许多学校效仿的例子。每天十分钟英语的朗读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是很有帮助的。对学生而言每天早读10分钟比一周多上一节课更为有效,所学东西就会得到及时的巩固。虽然,在晨读时间段有德育在线、晨颂、和早操的安排,而且还要与语文朗读合理协调,但是,我们的英语朗读在各位班主任老师的统筹协调下,还是在有效的开展。根据年级和班级不同的学情,有的班级每天早晨都读10分钟英语,有的班级是保证一星期两次有效的朗读,总之,英语朗读得到了所有班主任老师的重视和支持。因为英语老师的班多,很难同时照顾的好多班,连这一点也得到了我们亲爱的班主任老师的理解,所以他们默默无闻的每天组织着英语的朗读,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在这里,我真诚的代表我们所有的英语老师对我们这些默默支持我们工作,辛勤付出的班主任老师们说一声谢谢!为了使朗读更有效,我们专门在每个班选了一些读得好、声音洪亮,有组织能力的同学进行领读,这样可以及时的帮助学困生,培优补差。 二、课前三分钟朗读,要有始有终。 语文课中有课前三分钟说话,我们英语课也有课前三分钟朗读。在每天上新课之前进行朗读,及时的巩固前面学过的内容。为了不使朗读变得单调枯燥,我们也在尽量的变换形式,比如:轮流朗读,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有齐读、自由朗读,比赛着读等等。老师要表扬读的好的学生,并随时关注不张嘴、不爱读的同学。鼓励他们开口读英语,培养他们指读的习惯。总之、课前三分钟朗读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一举两得。 三、新课学习,课中朗读必不可少 英语学习离不开读,学生只有听懂、读会了,才有可能学会了。新单词和句型的学习,一定是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朗读掌握的。 朗读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所以英语课上,大声朗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进行朗读教学呢? 1.范读 用录音或教师自己进行课文的示范朗读,为学生的朗读树立榜样。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朗读时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热爱朗读、热爱学习。 2.领读 录音或教师的领读是朗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关键。尤其教师的领读,教师深情有表情地领读,正确又优美的语音语调,使内容富有感情、富有真实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感染力,进而更大地激发了学生读英语、学好英语的积极性。 3.齐声朗读 齐声朗读是学生独立进行朗读的自我实践过程,它便于老师检查和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问题,有利于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并鼓励胆小怕羞的学生朗读。 4.个别朗读和分角色朗读 个别朗读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朗读难点,便于检查和督促,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提高朗读质量。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有一种成功和快乐感,增强了自信心。 5.背诵并复述 通过复述, 有助于学生熟记语音材料,积累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课后朗读要养成习惯 新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容易遗忘,课后朗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因此要求学生每天回家把读英语当成是常规作业,这一点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所以在家长会上,或者通过校信通的平台老师也把这些要求明确的告诉了家长,虽然他们中很多不懂英语,但是,至少可以督促他们听录音跟读英语。而且还可以给那些已经跟读的孩子签字,这样也可以方便老师的检查,有力的督促学生回家读英语。对于不重视课后朗读的学生,老师要亲自和家长沟通,争取他们的配合,帮助他们的孩子养成课后朗读习惯。 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经常颁发给学生专门的英语小贴纸,如果够了老师规定的数额就可以兑换奖状或小奖品。而且还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课外小组活动,如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诗歌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故事比赛,英语课本剧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读英语、学习英语的兴趣。 | ||
心得 体会 | 初学英语的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大声的朗读所学的内容。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培养口头上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为大胆地说英语奠定了基础。总之,朗读对于学好英语来说是必要的,我们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