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农村小学英语朗读的现状及策略(杨鹂,2017.6)
发布时间:2017-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鹂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区级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杨鹂

学习时间

2017/6/15

标题

农村小学英语朗读的现状及策略

  主要

 

内容

英语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熟读可以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比较重视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朗读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我们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不足。 
  一、限制小学生英语朗读的因素 
  1.环境氛围的限制。语言的习得与发展需要环境。英语课程的设置是每周三节课,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几乎完全依赖英语课,学生如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上课不认真朗读,课后不会读,是根本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的单词和课文内容的。而且在农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因此学生听、说、运用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乏一个很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 
  2.家庭教育的缺乏。从教十年以来发现至今农村很多家长不了解英语这门课程,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或询问学生时关心的都是语文、数学课上课时是否认真,成绩是否理想,极少有家长过问英语这门学科;而有些家长虽然了解并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孩子起不了正确的引导,也不懂得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3.教师方面的影响。在新词汇或新句型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以实物或图片的形式来围绕句型展开大量的操练,学生也能非常自然地说出或读出板书上的单词或句子,但整堂课对课文文本的认读却偏少,回归到课文时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会读课文。 
  4.学生自身的因素。有的学生连单词都不会读,齐读时只能假读或不读;而且学生在读英语时拖音很重,节奏性差,甚至还不整齐,这种现象在集体朗读时更明显。再加上农村的学生由于大部分家庭都缺乏录音机和电脑,“听磁带,读课文”的作业基本上都成了虚设,导致了学生基本不把读的作业当成作业。这些现象都影响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对知识的遗忘程度。 
  二、英语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教师良好的示范指导,激发学生朗读欲望。教师的良好示范,可以引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模范对象,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练习规范自身的语音语调,以优美动听的语音、语调来创设氛围,吸引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教会他们正确运用升调或降调,注意重音、节奏和连读等。

心得

体会

小学是英语的初学阶段,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自身的资源,钻研教学方法,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家长沟通配合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养成良好而有效的朗读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帮助小学生们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