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2017年2月—2017年6月)
发布时间:2017-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鸣凤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20172—2017年6)

本学期我校数学组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以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围绕课题思想,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以下一些具体研究工作,现就具体工作、成效分析、问题和困惑,以及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这四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具体开展的工作

1、坚持理论学习,夯实业务基础

除了学校组织的对课题的研究外,我们还学习了《我们如何思维》、《逻辑:探究的理论》、《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等教学理论文章,以及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教授对“反思”的理解。通过这些富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我们从思想上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重点,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教学研讨,丰实研究内容

二、举行了一系列活动

1、学校再次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工作,使所有的课题教师明确了课题方向、目标和任务,并积极探讨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2、本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共开展了12次围绕本主题的教研活动。

3、以学科教研为阵地,组织课题教师从教研中获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7位课题组成员分别执教了公开课,蒋华主任作了一次题为《丰富方法体验,增强策略意识》的讲座。白舜华做了一次题为在低年级口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的讲座。

4、培养学生学习的反思能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反思的乐趣,就会形成求知欲,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会反思。如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

3、加强网站建设,规范研究轨迹  

 数学课题网站管理由专人负责,为了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每次研究活动结束后,做好相应资料的上传工作。报道、理论学习心得、优秀案例和教学资源、研究成果等资料都储备在子课题网站中,便于成员们查看学习、交流互动、分享经验、汲取资源。课题网站的建设,是课题研究轨迹的最好见证。

我们除了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阶段规划等,还注重收集开展过的课题研究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等。按照区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教师研究计划。从教学资料、学习资料、研究资料、反思资料和评价资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尽量体现学校特色、教师的个人特色。

除以上主要活动外,本学期课题组还有效利用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并以课题研究内容为切入口,分别进行了集中学习与研讨,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得以进一步深入。

二、目标达成情况

一学期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悉心教学,潜心钻研,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我们将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实验密切联合起来,以课堂教学为主线,通过合理的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能力,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了教学过程,让教学真正“活”起来了。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关注教师的成长。我们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青年教师的群体培养,通过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并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本学期,吴鸣凤、徐小停、万可宜老师分别发表了一篇论文。

三、存在问题和困惑

1、理论认识层面的问题

课题研究并不仅仅是写文章、要材料。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对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理论名词,没有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对所研究的内涵外延没有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就草率行事,以至于仍未达到专题研究应有的效果。

2、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另一主要问题是由于研究者在不清楚研究目的的情况下参与的研究,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成什么目的,课题组成员思考较少,甚至形成了一种浅层次的敷衍与重复。

四、下阶段改进措施

根据阶段总结与反思,课题组对下一个阶段研究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1、推动教师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使日常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2、要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课题研究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军作战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讨、课堂教学切磋,做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3、核心组研究人员,要把握课题原则,确实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为教师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使教师的困惑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4、组织好相关的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使课程资源得以恰当的应用,并全力打造精品课堂。

5、对课题阶段研究成果,包括论文、随笔、教案、课件、案例、反思及书籍等,组织专门人员分类整理、登记注册、立项归档。

回顾课题开题阶段的实验研究,我们惊喜地发现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充分挖掘,细心研磨,巧妙运用,回归的将是一节亮丽的课堂,共同收获的将是累累的硕果。本学期针对本课题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成果如下:

1.课题研讨活动一览表

时间

地点

活动主题

或研究专题

课堂教学内容

1

2017.3.8

南田楼录播室

策略下反思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有趣的乘法计算

2

2017.3.21

南田楼录播室

利用手环打造积极心理学下的数学E课堂

折线统计图

3

2017.4.4

一年级教室

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2017.4.28

六年级教室

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几何的线和角的复习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4

2017.5.2

三年级教室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反思能力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5

2017.5.3

一、二年级教室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认识角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6

2017.5.3

南田楼录播室

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7

2017.5.8

杨区小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三角形按角分类》

8

2017.5.11

杨区小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9

2017.5.19

南田楼录播室

在同课异构中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确定位置》

10

2017.5.31

南田楼录播室

丰富方法体验,增强策略意识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11

2017.6.6

杨区小学

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分析能力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课题组成员发表文章一览表

姓 名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及刊号

1

吴鸣凤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渗透方法

考试周刊ISSN1673-8918

2

徐小停

基于错题集的运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ISSN1673-8918

3

万可宜

积极心理学下可穿戴设备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探究

考试周刊ISSN1673-8918

3.课题组成员公开课展示一览表

姓 名

执教课题

执教时间

组织单位

听课人数

1

万可仪

折线统计图

2017.3.21

马杭中心小学

10

2

徐艳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2017.3.29

马杭中心小学

10

3

赵君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2017.3.29

马杭中心小学

10

4

陈春明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2017.4.28

马杭中心小学

10

5

徐小停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017.5.2

马杭中心小学

10

6

吴鸣凤

《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017.5.2

马杭中心小学

10

7

张莲娣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2017.5.3

马杭中心小学

10

8

李亚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017.5.11

杨区小学

10

4.课题组成员讲座或专题发言一览表

姓 名

讲座或专题发言题目

讲座时间

主办单位

听讲人数

1

邹寒琴、白舜华

在低年级口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

2017.4.4

马杭中心小学

30

2

蒋华

丰富方法体验,增强策略意识

2017.5.31

马杭中心小学

3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