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如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仇伟红,2017年4月)
发布时间:2017-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仇伟红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关键能力培养下的诵读策略研究

记录人

仇伟红

学习时间

2017.4.20

标题

如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主要

 

内容

著名的语言学家奈达说,要想在语言如何搭配方面建立可靠地语感,就必须反复听、反复说,没有别的方法课代替。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朗读习惯首先,要大声用心朗读。大声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还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朗读迫使学生开口,读出连贯的句子。小学生往往一听到教室或录音的示范就急于开口模仿,但往往发音不准确。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室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一般听三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型,然后再模仿。同事借助于手势来训练连读、重弱读及升降调,起到直观的教学作用。其次,要及时跟录音读。教师在朗读训练中的作用,更多的是教学生如何听录音,如何模仿录音,并不时指出他们的毛病,提出改进的办法。再次,渗透简单的朗读技巧。

1)英语是一种听起来悦耳动听的语言,它有像汉语一样的节奏。英语中的节奏和音节的轻读重读,感受犹如诗歌一样的优美。小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抑扬顿挫的节奏,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学生,咋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给学生没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小学阶段,我们无法跟学生讲明词性及发音的规律,但是我们在给学生的朗读材料中可以用重读符号去标注,在课堂中可以借助手势和教师的示范去感知,从而让学生在熏陶中感悟语言的优美。2)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整句的能力。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注意词组的含义,要求他们记住词组的意思。运用斜杠断句,大量模仿,反复诵读,加深对句子、对话、篇章的理解,获得牢固的英语基础。

心得

体会

 外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外语,还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多说外语。作为教师,更应积极创设一切机会为学生英语会话提供条件:与家长对话,与哥哥姐姐对话。如适当布置相关的家庭听说作业,(向父母介绍自己的老师,教父母今天学到的内容等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