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课程,能够使学生通过美术本体及其涉及的文化情景来理解更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感受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从而获得人文陶冶,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落实“全人格教育”。人文精神使得形式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并与社会发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的关联,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和功能。 人们对过去重视科学教育、技能教育而忽略人文科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了积极的反思.认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养成。为此,适当降低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难度,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艺术(包括美术)文化和历史及美术的人文价值的认识,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培养其人文精神,对新世纪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有着极其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人文性在美术教育中的体现:
首先,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密切关系,首先体现在它与美术审美活动紧密相连。学生在各种美术审美活动中发展了艺术的鉴赏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修养,而这正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文素质。
其次,体现在它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美术活动中需要形象思维,需要通过直接、顿悟、灵感来进行美术创作.这正是人文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第三,体现在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信仰、理想和审美价值取向上。而这些人文意蕴,正是学习培养人文精神所必须吸取的营养。
第四,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情感可得到较充分的表现,进而有助于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在我们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和非精神化的时代里,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性的式微.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教育可以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激发起人对自由精神和个性充分发展的追求,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向往,这也正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可见,人文性在美术教育中能够得以充分的体现。
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培养:
1、以生活素材丰富美术教育的人文资源
正如尹少淳所说:“基础美术不是专业美术,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而是生活美术,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不论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在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美就像春雨润物般无处不在。为此,我们应把审美知识的领域与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相结合,使学生们体会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的审美理念.校园里设置一些新的现代艺术雕像.橱窗里轮换展出师生们的美术作品,播音室在课间播放轻盈高雅的古典名曲,以使同学们沉浸在美的视觉与旋律之中。
2、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通过生活学习中无处不在的美的薰染.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升华,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了对人类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爱护生活与自然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3、尊重多元文化,了解人类文化背景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如苹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性,在基督教艺术中,由于苹果是夏娃从智慧树上摘取的禁果,一般象征着人类的堕落,而婴儿耶稣手拿苹果,其实是象征着赎救人类。这些象征关系的规定性来源于希腊神话,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文化的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读作品,甚至还可能对作品做出错误的解读。所以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的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它地区或其它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4、整合美术与其它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各科教学都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载体,如文学课可以使同学们欣赏到人物的形象美和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历史课可以领略到历史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美;体育课有竞技运动的美及体操中的形体美;至于音乐舞蹈课中艺术的审美功能和无穷魅力更会使学生如痴如醉。 学科间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也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主动地融合不同的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