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结题鉴定书
发布时间:2020-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华

 

 

常州市武进区教科研课题

结题鉴定书

 

 

 

 

 

 

称:指向 “公平而有质量”的“指南针课程”建设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徐伟杰           

位: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组织鉴定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批准立项日期:         20186               

鉴 定 日 期:          2020年12月              

 

 

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课题主持人

姓  名

所在单位

联系方式

蒋  华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13915019600

徐伟杰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13401321259

二、课题组成员(不含主持人,限10人)

序号

姓 名

职  称

工作单位

课题组分工

1

白  杰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课程架构研究

2

沈小伟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信息技术支持

3

王  烨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二级

信息课程研究

4

潘兴芳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班级课程研究

5

骆  英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音乐课程研究

6

刘  洁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语文课程研究

7

徐汝斐

马杭中心小学

未定级

音乐教学研究

8

钟超文

马杭中心小学

未定级

科学课程研究

9

沈云霞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二级

体育课程研究

10

朱  敏

马杭中心小学

中小学二级

美术课程研究







 

三、成果简要说明(限2000字)

(包含简要研究过程、研究发现或结论、主要研究成果等)

1、完成了学校课程的背景分析

包括学校过往课程的历史性研究和学生、家长课程需求分析。

(1) 学校过往课程的历史性研究

①学校创办——建国解放(1910—1949):新式国民教育为课程主要内容。

②解放初期——文革时期(1949—1978):以劳动替代课程。③改革开放——世纪之交(19791999):学科教学+少先队活动+体育项目。

④世纪之初——集团办学(20002016):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品牌项目)。

⑤集团办学之后(2017—至今):指向 “公平而有质量”的“指南针课程”建设。

2学生、家长课程需求分析

①学生、家长情况分析。

②学生、家长课程需求分析。

2、对“公平而有质量”、“指南针课程”等概念的哲学思考

1)关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办出高水平又能兼顾公平性的教育,事实上是在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公平机会,畅通社会上升通道,建设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充分发展的和谐智慧社会。

(2)关于“指南针课程”

指南针是古代人们用来指明道路方向的工具。本课题研究中的指南针是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所提出的课程建设的名称,它以指南针为形象代言。指南针所指的“南”在这里有3层意思:以恽南田文化为基础;以儿童核心素养为核心;以学生未来幸福发展为指向。现代人们通常用导航来指引道路,“指南针课程”也可以引申为:用课程为学生未来导航。

3、构建了“指南针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体系

(1)指南针课程的结构体系

我们着力顶层设计,将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统筹、整合、拓展和创新,借助指南针的实物形象,形成了“基座课程”+“支柱课程”+“指针课程”指南针三级课程结构体系。

 

 

 

 

 

 

 

 


 

(2)指南针课程的内容体系

我们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模块为指引;以马小集团立校之基石恽南田文化为基础;以校本化学生培养目标为指向。把指南针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勤朴、好学、健美、创造四大领域(这也是我校传承的学风),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

4、探索了“指南针课程”的资源开发策略

1)学生:蕴涵的课程资源

①学生的生活即课程

多数“支柱课程”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的盎然兴趣,同时,“支柱课程”还要服务于学生有个性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快乐幸福的生活。课程是学生的一日生活,学生的生活即课程。

②学生的兴趣即课程

学生的兴趣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因为学生的兴趣通常是外显的,课程建设的核心指向往往是激发学生对某个领域的兴趣爱好,指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化生活追求。

(2)教师:创生的课程资源

每个教师首先要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存储硬盘”中调出有价值的人生履历,来构建和开发课程;其次,面对学生个性化的课程需求,教师要有“知识恐慌”,要不断“点亮技能树”,发掘与增值自己的才艺潜能,来构建与开发课程。

(3)学科:延展的课程资源

在教育教学时间中教师最熟悉、最擅长的是“基座课程”教学,因此大多数教师在开发自选课程时,都会基于自身扎实的学科知识,通过实践探索,再逐步实现学科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蜕变。

(4)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

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南田风》,该课程读本分为低年级版本、中年级版本、高年级版本三册,每册分3个单元,均为15课,每课约需2课时完成教学。

5、探索了“指南针课程”   的实施策略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课程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本课题将从课程实施的以下两种基本方式——变革与教学进行探讨。

(1)变革——课程计划落地的关键

①对变革性质的认识

②变革的模式

(2)教学——课程实施的最后一米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①探究教学策略

②沙龙漫谈策略

③技能练习策略

6、探索了“指南针课程”   的评价策略

1以课程开发为目的的课程评价

2)以课程效益为目的的课程评价

 

 

 

 

 

 

 

 

 

 

 

 

 

 

 

 

 

 

 

四、鉴定情况(本页格式不得变动,不得换页)

姓  名

工作单位

工作职务

技术职称

签 名





















        

 

 

 

 

 

 

 

 

 

 

 

 

 

 

 

         鉴定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