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也将成为学校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了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让新生的花蕾能在明天娇艳地绽放,全面帮助、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12月7日,马杭中心小学开展了语文新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
本次语文汇报课共有5位新教师参加,每位新教师们在师傅和各教研组教师的帮助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潜心钻研教材,立足学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展示了自己最佳的教学水平。
徐峥老师在执教《鸟的天堂》时,紧紧围绕“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这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整个课堂教学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另外,徐老师还提供了直观的图片,学生很容易想象出榕树的枝繁叶茂、蓬蓬勃勃,初步体会到课文中的静态描写。
蒋晨晖老师执教了《大还是小》第一课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老师,蒋老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既动口又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蒋老师的课堂上,生字教学落实得非常到位,通过图片、近、反义词、造句等各种形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字义。在教学过程中,蒋老师还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唐佳老师执教的是《项链》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唐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孩子们在读读说说中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唐老师生字环节的教学是步步为营的,由字到句,她引导孩子用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去认字,同时也利用图片将难认的字进行重点教学。
徐湘老师在执教《乡下人家》时,抓住一条主线,教学结构清晰。徐老师引导学生用老师自创的小诗理清文章脉络,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句子进行品读和感悟,加深了学生对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徐老师也渗透学法的指导,如“擅用拟人”、“关注色彩”、“鲜明对比”,这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朱彦霖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小古文。朱老师从培养文言文的朗读方法入手,告诉学生只有读准节奏,才能正确理解意思,从熟读到成诵,到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这一过程水到渠成。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朱老师鼓励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真正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从读到悟、从悟到说、从说到演,一步步进行着语言的实践,真正体会到王戎的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
课后,听课的教师们围绕这五堂课进行了认真的评课活动,吴旻主任充分肯定了几位新教师的表现。吴主任认为一堂精彩的汇报课是每个教研组和上课老师精心备课、仔细磨课的成果。同时,吴主任也给出了她的建议。首先,课堂上,老师要重视范读的作用。通过老师的范读、音频播放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字词间的停顿,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榜样。其次,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必要时需要“赏识”,在这种倾听的环境中,学生会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新教师汇报课已成为马小的一项常规活动,它是摇篮,推动着新教师茁壮成长;它是动力,把马小的教育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相信,通过学校的用心培养和新教师的刻苦钻研,新教师们一定会成为马小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 撰稿:王樱 摄影:朱君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