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午后,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齐聚四年级办公室,开展五月份备课组活动。
首先,为新教师汇报课做准备的朱彦霖老师,围绕《“诺曼底号”遇险记》一文,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特别是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课。《“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而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的感人故事。本篇课文有详有略、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品读文章的要求与本单元阅读策略的要求完全契合,所以,朱老师依托文本,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感受人物的品质。同时,她考虑到四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经历,但故事的情节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所以,课前她还特意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等影片,感受海上灾难的残酷性,了解人们面对灾难的不同表现。
随后,备课组成员一起来到二年级,认真聆听吴旻老师执教的跨年级教学——二年级的《青蛙卖泥塘》。《青蛙卖泥塘》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被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了。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开课吴老师用小青蛙将孩子们情景带入,然后通过图片、简笔画等逐步丰满不断变化的泥塘。识字教学时,考虑到识字很枯燥,她用小老师带读、词语卡片引读、生活经验认读等方法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用多种形式的识读方式让孩子们悟得规律,在识字过程中找到今天所学生字音形义的特点,又在交流识字途径的过程中发现生活处处可以识字的窍门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节课,孩子们以故事为载体,快乐识字,轻松阅读。
最后,备课组成员就活动的两个内容各抒己见,畅谈感受。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新教师,小朱老师的成长有目共睹,通过平时的积累,积极参加武进区送培活动、戴晓燕名师工作室活动,短短一年时间,已基本具备了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并能努力钻研教材,将个人的解读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希望小朱老师,在实践时,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将教学流程与教学机智完美融合。而作为学校教学骨干的吴旻老师,能够挑战跨年级教学,很具勇气,同时,给大家呈现了低段与中段的有机整合与有效衔接,具有较好的示范效果。语文课堂应该是个灵动的课堂,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都应该让孩子们在学、练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方法,享受阅读的乐趣。
(马杭中小学集团供稿 撰稿:张晓丹 摄影:徐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