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小教育集团语文名师工作室第八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士涛

  2021年5月24/26日,马小教育集团名师工作室分别在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和马杭中心小学开展了工作室第八次活动。吴旻老师在姜明红名师工作室执教了《青蛙卖泥塘》。常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裴红霞老师作为特邀专家全程参加了活动,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朱燕芬校长也全程参加了研讨。

  《青蛙卖泥塘》一课,吴老师基于童话文本,生成真实化的课堂情境,创设趣味性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在故事中学识字,理情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趣味化的识字教学体现了年段特点。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情境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发生在课堂上。同时,二下的课文教学要将文脉梳理设计得更有情境感和可视性。

  工作室领衔人姜明红围绕“聚焦真实情境,感受童年之趣”的研究主题,结合两堂公开课,从学段目标、文本特质、学习规律、情境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方向引领和个性点拨。她指出,工作室成员要珍惜每一次思考、展示、碰撞、重构的机会,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常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精彩点评。她指出,磨课中教学差异的思考、课堂整体性的把握、中低段语文句与句之间关系的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活动是前置还是后置、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提炼,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发展可能性奠基。

  随后在26日的新教师汇报课中,工作室的新鲜血液们也开始崭露头角。

  新教师们对本次汇报课高度重视,他们结合学生学情和学科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探索,只为将最好的课堂呈现出来。课堂上,新教师们或语言生动、形象,极具亲和力;或方法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或基本功扎实,张弛有度,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

  徐湘老师执教的《黄继光》一课,抓住了课文的主线脉络清晰,通过视频图片,让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历史氛围尽可能贴近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艰难,从而体会到黄继光的英勇无畏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带领学生在一次次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子中藏着的战争的不易,志愿军战士的无畏,也注意到了学生课堂语言的表达,让学生学有所得。

  蒋晨晖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蒋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方法多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自主学习,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肢体和语言的模仿,书写指导也落到了实处,是一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

  朱彦霖老师执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利用视频创造了一个紧张的的氛围,把诺曼底遇难的场面“带到”了学生的面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从而体现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富有经验和忠于职守。从而体现“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船员能和他相提并论”的观点。课堂的最后,有联系了当下的情况,联系到了袁隆平等一系列我们身边的英雄,进一步升华了课堂,让学生对这些英雄们产生发自心底的尊重。

  徐峥老师的《杨氏之子》注重通过品析加上及时的朗读指导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真正营造了一个对话的课堂。徐老师在课上风趣幽默地和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凸显了自主式的课堂的高效性。徐老师在品读课文环节抓住重点语句,精心指导朗读,放手让孩子学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唐佳老师的《小猴子下山》课堂语言优美,抑扬顿挫,结构清晰,问题指向明确,学生十分投入,沉浸在课堂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一些字词的把握,学生对他们的感受体现的都不错。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习了“又...又...”等词语。同时老师也注意了学生表达时候的语句完整性,最后的生字教学也落实的很扎实,是一节成功的课堂。

  陶行知说过:“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工作室的老师们格外珍惜每次学习、思考的机会,相信新教师定会砥砺前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美好愿景扬帆远征。每一次磨砺都会让学校的新生力量离成功更进一步,让我们一起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