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 ||
记录人 | 杨鹂 | 学习时间 | 2021.10 |
标题 |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二) | ||
主要
内容 | 三、读写活动中正确指导学生引用相关文献 在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能面临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在读写任务中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表达方式,避免抄袭。 在读写任务中,学生最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从阅读文本中直接复制原文,从而造成抄袭。学生抄袭分为有意识抄袭和无意识抄袭。无意识抄袭往往源于学生缺乏有关引用的知识,也缺少引用的方法,即不知道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第一,在文中引用他人原话时加前后引号,在引号前或后加注引用作者的姓名、作品发表年代及页码信息。 第二,从文中提炼出几个要点,通过重新组织语言对内容进行概要性描述,在引用部分之前或之后加注参考资料来源,即作者姓名和作品发表年代,可不提供页码信息。 第三,用自己的话写一段文章概要,标注所参考的作者姓名和作品出版时间。 第四,在概要中引用作者姓名并对直接借用作者的部分加上引号和页码。 最后,所有文中的引用要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要正确地标注其来源,以避免有抄袭之嫌。 四、及时提供读写任务反馈,监控写作的修改过程 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需要注意及时提供针对读写任务的反馈,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对于学生写作任务的反馈,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教师反馈主要集中于学生所犯的常规错误上; 第二,教师反馈语言难度较大,学生不理解; 第三,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写作初稿,并为之打分,不再给学生阅读和修改作文的机会。 这样的反馈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为有效提高反馈的效果,首先,教师要以正面表扬与鼓励为主。研究表明,积极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提升写作量、形成积极的写作态度。尤其对于低龄的学生,教师在提供负面反馈时需要特别谨慎,最好能利用专门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和讨论(Nation,2009)。 其次,教师所提供的反馈应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效果。 例如:教师建议学生要在写作中关注阅读语篇中的具体描写,并要求学生用彩色笔高亮凸显具体的描述。 再次,提问是反馈常用的方式,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最后,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进行指导。如果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都出现了同样的准确性问题或者用词单调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问题清单,把所有问题都列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修改。 | ||
心得体会 |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上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针对中小学英语课程中如何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还不多。而国外已经开展的有关读写结合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推动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