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杭中心小学开展数学新教师汇报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婷

新教师展风采  汇报课促成长  

——暨白舜华数学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

新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是学校长远发展的生力军。为了检验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展现教师风采,并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互动的交流平台,12月16日上午,我校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暨白舜华数学名师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教学研讨活动。同学科老师积极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

1.jpg 

本次汇报课教研活动由吴海燕、曹丹、薛刚、庄菡四位老师执教。新教师对本次汇报课高度重视,他们结合学生学情和学科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探索,只为将最好的课堂呈现出来。课堂上,新教师们或语言生动、形象,极具亲和力;或方法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或基本功扎实,张弛有度,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

吴海燕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

2.jpg 

吴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例1,出示倍数关系的假设问题。假设中,大小杯子之间有几倍关系,大杯就能用几个小杯假设,假设后总量不变,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顺理成章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假设。教学中,吴老师注重调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积板性,让学生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感悟、体验到归纳形成直至应用假设策略,使学生的策略学习真正地萌生于经验系统又逐步理解内化,使学生的思维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深入和提升。

曹丹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

 IMG_2695(20211216-112445).JPG

曹老师教学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的方法,并能主动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曹老师展示了几位同学的作业情况,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有的答案重复了,有的答案遗漏了,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接着曹老师顺其自然的提到了“有序”列举,不重复,不遗漏,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通过本节课,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薛刚老师《9加几》

4.jpg 

薛老师的《9加几》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薛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小朋友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庄菡老师《有余数的除法》

5.jpg 

庄老师的《有余数除法》以礼物导入,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出有余数除法。由操作活动发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有剩余,有时没有剩余,进而引入有余数除法,同时揭示有余数除法算式,以及余数的概念。其次,通过用若干根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引导学生探索一个数除以4时余数的各种情况,进而发现在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这样学生就实现了对原有知识的扩展,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庄老师的整节课知识连贯,层层深入,学生获得了良好的知识建构。

每位新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精心的设计,呈现了个人的教学风格。课后,工作室成员们也针对汇报课进行了热烈的评课讨论,互相探讨。新教师们虚心接受并改进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明确了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获益良多。


EBB5D4C8B9D8D8A19F952DFC7215560F.png

 

7.jpg 

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此次活动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打磨教学功底、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也促使全校数学老师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有了新的收获与提高,以真正达到以教促研、以评促研的真正目的。(撰稿:王会 王婷 摄影:盛小玉 洪双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