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发布时间:2022-01-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红

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的一大亮点,对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教学实践活动课程中,要以数学教材知识为基础,还要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

  一、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将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载体,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现实原则可以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充分的展示数学原理。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遵循这一原则,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实际生活。同时,教师还需要创设出真实的教学生活情境,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使其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深入、全面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使用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对实践的活动进行评价,并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二、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措施

  ()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选择适合的数学问题

  在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小学数学的特点相结合,创设合理识进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相关的问题,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好地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题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现实事物中找到所需的数学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提炼,进而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的思维模式。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学生。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在实践活动开始时,要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并引导学生设计出可行的计划,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切实参与到整个实践活动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视实际操作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在进行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下面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全都参与到整个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对实践的过程进行调控,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使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和任务,避免被动参与活动的情况。同时,还要加强不同小组之间和小组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的活动中。教师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对表现较好的小组或学生进行奖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第二,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新课标强调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生活之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3]。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重视学生评价和交流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评价。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效果和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进行总结。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而使实践活动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切实发挥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提高当前的数学教育质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