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自适应学习概念界定及其特征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2-04-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鹂

一、概念界定:

自适应学习的概念,一直有很多种定义方式。比如,有些教育者认为,自适应学习,意味着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还有人认为,自适应学习需要利用线上的软件或平台作为教学辅助,以便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在培生教育集团的《解码自适应学习》的报告中给出了“自适应学习”的一个定义,“自适应学习是一种教育科技手段,它自动为每位学生单独提供适应的帮助,在现实与学生产生实时互动。”维基百科词条这样介绍“自适应学习”:自适应学习,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作为互动教学设备,而且根绝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对人力和媒体化资源的分配进行安排的教育方法。其实这些解读没有孰是孰非,只是从不同的维度来解读自适应学习,可以把它视为一种教学策略,也可以侧重其工具或软件的使用。

作为一线的学校教育者,我认为我们在研究自适应学习时更应该从广义和宽泛的层面上达到一个共识:自适应学习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一种自主学习,它能使学习过程更加人性、高效、易于量化。但要分两种环境去实践自适应学习:若在人工智能的环境下,通过教育科技手段的运用,把我们传统因材施教、一对一施教理念升级为人工智能版本;若人工智能环境的条件还不存在现实条件下的实施环境,并不是说自适应学习就不存在,教学过程仍然要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我组织、制定并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通过交互不断取得反馈信息,积极主动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并相应得调节学习过程各环节,已获得适应自己的最优化的革新发展的学习。而目前我们的教学现实时人工智能还没有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环境,所以我们探讨的重点也应该是上文蓝色部分文字的实施路径。

二、自适应学习的主要特征:

(参考《自适应学习—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一书)

1、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与个别学习者特征相适应整个学习过程是在自由探索以及与他人协同学习的过程

2、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他们可以借助自身学习系统自我组织制定并且执行学习计划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完全负责,教师只是指导者、践行者,而不是学习过程的主宰者

3、自我教育。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交互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案,并且就此进行有效的学习,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者操练来被动进行学习

4、个性化、人性化为核心特征。学生是拥有独特个性的个体。通俗的说,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是自己定做的产品,而不是教学、工业生产线制造的统一标准化产品

5、良好的反馈系统。自适应学习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但不是一种完全离孤立学习,需要学习环境来自教师和同伴的交流与讨论。

6、高级的数字化科技以及智能科技的支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