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定义
智慧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并创新有效的智慧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和体验化学习环境,形成优质教学内容和合理资源分配机制,多层次培养并提高学习者信息化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智慧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的随时随地的深度学习,促进学习者智慧建构。
智慧教育的教育特征分析
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 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 3 )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
( 4 )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研发平台、应用软件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 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智慧教育的教育特征。杨现民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智慧教育的核心特点: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度整合对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资源共享可为更多的人提供方便和多次教育的机会;三是无处不在的开放学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有益于因材施教并节省大量的时间;四是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管理先进和规范,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将快速提高;五是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能更加全面了解每个人的综合情况,也有益于学校、 企业等机构的管理。
“四性四化”,即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和数字化、网络化、多媒化、智能化
智慧教育的资源特征
智慧教育的资源特征。云计算的引入促进了教育资源构成及应用的深刻变革,智慧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理念、功能作用、技术模式和运作机制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建设理念由产品层次提高到服务层次,建设任务由搭建平台为主发展为构建资源服务体系;功能作用向知识存储、感知、交互、管理的多功能一体转变;技术模式由传统的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资源的表现形式从传统的素材资源转变为动态、开放、互联、共享的学习资源;运作机制逐步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各类流行实用的个性化服务、社会化聚合、社会化驱动机制被广泛引入。
关于智慧教育的四大价值期待
(1)智慧教育环境可以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载,从而可以用较多精力在较大的知识粒度上理解事物之 间的内在关系,将知识学习上升为本体建构。
(2)智慧教育环境可以拓展学习者的体验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知、情、行聚合水平和综合能力发展。
(3)智慧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自由度与协作学习水平,从而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和集体智慧发展。
(4)智慧学习环境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最合适的学习扶助,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成功期望。
智慧教育面临的挑战
(1)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组织学习能力。
学习是学习者的事情,需要他们激活情感动力系统、投入认知并专注于意动和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适应性、实践性,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这对已经习惯了传统授受主义的学习者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自组织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要学会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协调、自我管理,并在实践中做出正确决策和采取正确行动。
(2)如何阐释智慧学习的过程机理。
网络环境下 的非正式学习存在大量碎片化现象,如何将碎片化信 息转变为关联的知识结构。
(3)如何克服浪费时间鸿沟。
研究表明,由于引导和监控的缺失,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络等信息设备更多地用于娱乐和消遣。为此,培养学习者良好的数字素养、养成善用技术的习惯至关重要。如何利用智慧技术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提供积极干预,也成为智慧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