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与反思:文本再构: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关键能力提升(一)(尹丽萍,2022.3)
发布时间:2022-03-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尹丽萍

课题名称

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记录人

   尹丽萍

学习时间

2022.03

标题

文本再构: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关键能力提升

  主要

 

内容

一、文本再构为什么?Why?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现行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从2011投入使用至今,老师们非常清楚的各板块编写特点是:或是篇幅短没标题,或是细节交代不清,又或是结尾处留白等等,无论哪一种情况,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主题,改编文本,丰富输入与输出,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内容整合的需要

【例1】六下Project1 Being a good student

    虽说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细心的老师肯定会发现,教材本身其实就有文本再构的现成范例,我们不妨来看看六下Project1 Being a good student这一复习单元,教材中提供了以下两段文字材料,具体如图:

从内容上来看,这两段文字分别涉及到六下Unit2 Good habits, Unit3 A healthy diet以及Unit4 Road safety中的重点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与再利用。有了上述语言材料的输入,学生才能深入文本探讨问题,如在了解了What habits does Amy/John have?的基础上继续追问Does Amy have a healthy diet all the time?以及Does John follow the traffic rules all the time?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思维的碰撞,并从中提升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能力提升的需要

【例2】五下Unit4 Seeing a doctor

在此,不得不说到往年区教师发展中心来我校进行调研的课例,其中有一节展示的是五下的Unit4 Seeing the doctor(Sound time, Culture time, Checkout time)。教过五年级教材的老师都知道,这一节课涉及的主要语言知识,无非就是What’s wrong with ...? He/She has a ... He/She should ... 就该单元“看病”这一主题以及学生的已有认知,很难有进一步的拓展。因此,当这个语言点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都局限于这几个目标句型时,即便学生的输出没有什么障碍,教学环节开展得也比较顺利,但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这节课学生是否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品质等关键能力方面得以真正的提升?显然是没有的。可见,基于教材的板块教学文本再构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来可以避免课堂中目标语言无层次的反复复现,二来也可以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语用能力得以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

心得

体会

文本再构,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为学生搭建语言学习的支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学生搭建更多的、有层级的支架,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