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新一轮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展第一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白舜华

新的一个学期,新的一轮数学名师工作室招募完成,许多新的成员加入其中。922日下午,在领衔人白舜华、曹丹的带领下,工作室全体成员来到采菱小学,开展第一次名师工作室活动。本次活动,与采菱小学第十八论送培第四次研训活动相结合。

动伊始,工作室成员吴海燕老师和采菱小学的陈可泓老师先后为大家带来了《一一间隔排列》和《可能性》两节优秀观摩课。吴老师以白菜-胡萝卜的有序排列现象直接引出间隔排列课题,引导学生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在对比观察中发现两端物体相同和不同的两种情况下,两种物体数量是有区别的,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思考和表达;陈老师的课堂设计做到了在把教材吃透的基础上进行有序的问题串联,借助以多媒体、希沃等信息工具辅助教学,通过一个个有趣有序的猜想和数学实验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可能性,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积极思考改变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和蕴含的数学原理。两位老师都能依托于课本而不局限于知识本身,寓教于乐,把课堂真正交还给了学生。观课后,教师们全员参与评课议课,牛塘中小学生汪莹老师、采菱小学张雨欣老师和马杭中心小学虞丽华老师作为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课感受和见解。

随后,送培导师胡英娟副校长对第一节课《一一间隔排列》进行评课,称赞吴老师自身素养较高,对教学版块的设计清晰,板书工整、多媒体设备以及课堂语言的运用都相当熟练自如,同时也建议老师要引导孩子尽可能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自如的课堂表达和逻辑阐述,而不是局限于单向地面对老师。胡校还明确了新课标核心素养的三句话,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鼓励教师运用新课标理念去打造课堂的新样态,使我们的课堂具备:有向开放的问题串(大问题的引领)、版块化的设计、结构化资源的呈现、组织有层次的交流、大单元的结构化、回顾反思性的总结,助力学生新发展。

接着,任晓霞校长评价了第二节课《可能性》,她认为陈老师充分体现出了数学老师的专业性,课堂语言的表述干脆利索且具有学科特点,对一节课的设计独特新颖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够适切地将信息技术融合进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重难点,直观形象地推动学生不断发散数学思维。任校还强调了猜想后数学实验活动的必要性,即客观的数据汇总是猜想的切实论证,避免了偶然性现象的存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严谨数学学科态度,任校也建议教师要更多地将教学关注点从知识点目标向数学素养目标过渡。最后,大家一起聆听了任晓霞校长带来的讲座《对比分析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任校结合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具体讲述了如何进行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从而把教学设计得更加形象生动。任校见解独到新颖,拓展了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思路,令工作室全体成员收获颇丰。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白舜华  摄影:工作室成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