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区中一协作片数学研讨活动在马小举行
发布时间:2023-03-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白舜华

为深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一线教师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10日下午,中一教研协作片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马杭中心小学举行。殷悦、邹越、姜如一老师分别执教了《认识年月日》《用数对确定位置》和《认识圆柱和圆锥》。

《认识年月日》是三年级下册内容。殷悦老师从学生的生日引出年月日地话题,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整节课围绕2023年的年历表开展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逐步深入知识的学习。她的课堂环节紧凑有序、模板清晰,运用信息化教学,吸引学生兴趣。同时,殷老师非常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强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课堂,践行新课标理念,收到了预期效果。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下册内容,为了解学生对“位置”的理解,邹越老师设计了一个课前调查,并由课前调查的反馈情况自然地引出新课。在记录的游戏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通过小组讨论优化并创造新的方法,尝试用简洁的方法记录位置在交流中逐步提炼出数对的准确表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座位表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的理解。在随后的练习中,层次递进,让学生发现数对中隐藏的规律,并根据已有信息,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对的知识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认识圆柱和圆锥》是六年级下册内容。姜如一老师借助熟悉的玻璃旋转门,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了直观原型。以运动、联系的方式学习,这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一个新视角,也是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时,姜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方法的指导与关键问题的引领。姜老师带领学生从具体图形中感知特征,在实践操作中探索特征,借助图形直观勾连圆柱与圆锥,认识立体图形的步调稳健,逐层深入挖掘本质,形成了从点线面观察、探究立体图形基本模型。

课后,三位执教老师围绕“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自适应学习”这一主题,谈了各自的设计意图以及课后反思。协作片的老师们对三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三位老师的课堂,都能从学生的学出发,不断制造矛盾冲突,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加深,帮助学生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她们都在用心教会学生如何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最后,蒋华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三位教师课堂,认为三位教师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注重文化性知识地渗透。同时也指出了各自在教学中地不足,指明了今后努力地方向。更是对全体数学教师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能积极申报各级教学展示,不断锻炼自己。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白舜华  摄影:崔妍、白舜华、许艳蕾)





微信图片_20230310163518_副本.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