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小五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八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魏苏丽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落实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第八周的教研活动。此次研讨课题是《刷子李》,由朱婷老师执教。

这单元课文教学的总要求是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教学这篇略读课文的具体要求是“熟读课文,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再把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

朱老师从了解作者起步。从了解作者中引出他的著作《俗世奇人》,《刷子李》便是其中之一篇。何为“刷子李”,其名号有它特殊意义。这样的步步导入,自然如行云流水,且信息量大,又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朱老师抓住一个“奇”字,奇在哪里呢?学生在默读全文中发现了五句话是描写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艺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欣赏这些句子所采用的策略,一是指导朗读,二是品味“悠然”“绝”等词语,三是把“奇”的表现作了归纳:“效果奇”“规矩奇”“动作奇”。如此的欣赏方法,学生既得到形象感染,又获得理性认知,教学中重视阅读策略的运用。课文只是“例子”。“‘迁移’‘拓展’”是文本的活学活用,是举文本之“一”而反其“三”。学生读课文有一个“走进去”和“走出来”的过程。走进去“见得亲切”,得“意”得“情”得“法”;走出来“想得明白”,提升认识、学会运用。学法迁移的效果是明显的。教学最后,又回到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上来,推荐学生课后阅读。

课后,备课组成员围绕“耦合”视角下的课堂要求,对朱老师的课堂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教师们一致认为朱婷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点拨,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更符合“耦合”视角下的新课堂模式。本次教研活动,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也让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受益匪浅,满载而归。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魏苏丽  摄影:魏苏丽)

72e87a10218e0ec826b3ea377b64ba4.jpg


1efb4f8745aa8bdc1802934a152663e.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