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学生反思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自我检查的经验,缺少自我检查的方法。所以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检查的策略。
1、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检查。低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有时会出现漏题、漏写笔算得数,读题时漏字等情况。因此我会提醒学生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练习,读题的时候用手指着,一个个读。同样,检查的时候也是如此。
2、指导孩子读出来检查。低年级学生总是简单地浏览一遍试卷就算完成检查了,而数学检查是看不出来的。因此,我要求学生检查的时候,轻轻地读出来声来。
3、指导孩子写出来检查。数学练习的时候,我让学生准备一张草稿纸,检查时把所有题目在草稿纸上再算一遍。完成练习之后,草稿纸和练习一起上交。
4、指导孩子检查的策略。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检查方法。检查口算题可以把答案盖住,再算一遍,或者利用逆推法,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如果是两位数以上的加减法口算,可以孩子在草稿纸上用笔算也算一遍。如果是填未知数的口算,可以用代入法。假如是两步计算,就要把第一步写出来。检查填空题可以用读一读的方法,如果要计算的可以在试卷旁边把算式写出来。检查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检查应用题,可以圈关键字,画图,列表等等。同时,不同类型的题目也有不同的检查方法。
5、利用错题资源,积累检查经验。准备一本错题本,将错的题目抄写来,再将订正的过程写下来。从二下年级开始,还可以让孩子把对错误的反思写下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那么如何把错误转化为学习的财富呢?教师需要在错误发生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分析错误的原因。学生找准了“病因”之后,就能对症下药。这样不仅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在反思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如:15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在定式思维的影响下,会把题目看成是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在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的错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使得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体会,一字之差可能导致题意大变,从而逐渐养成认真的审题习惯,进而提高审题能力。
6、培养审题能力,帮助学生自我检查。低年级孩子往往看不懂题目,不理解题目的意思。所以首先是要培养他的审题能力,不要让审题变成他的障碍。当孩子遇到审题困难的时候,可以指导他将题目多读几遍,可以手指头点着读,边做记号边读,读的时候还可以把关键字圈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