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和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家校合作应是三边互动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的沟通渗透。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合力育人的水平,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家校联系更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家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梁,使孩子们得到更多更美好的教育。作为班主任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多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赞扬的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关爱,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有时我们只是轻轻地把他们往前一推,他们就能奔得很远。下面我就分享几个我经历的家校共育小故事。
拨云见日暖童心
沟通是桥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沟通是力量,可以鼓起生命的风帆,沟通是春风,可以化解心头的冰冻。记得那一天下午,学校举行朗诵比赛,我上午就已经通知参加比赛者下午早点来,想让孩子们再排练一下,可是缺李乐于一人未到,排练一遍后仍没来,我开始担心他有什么事不能参加比赛,就拿出手机联系他的家长,他妈妈才告诉我孩子在家情绪不好,不想去上学,问半天才知是因他的好朋友突然不和他玩了,家长在家正劝说。听到这儿,我就请家长把电话给李乐于听,我说:“李乐于,你是班级的小队长,平时带头爱护我们的班级,今天下午还要代表我们班参加朗诵比赛,我们还要争第一呢!现在,我们先参加比赛,然后老师帮你一起解决问题,好吗?”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有力的声音:“好!”就这样,李乐于按时参加了比赛。比赛结束后,我没有忘记对他的承诺,我让李乐于和我一起走进了办公室,我听他讲述了和朋友之间的一些事后,就把他的两位好朋友找来了,通过一番教育,三位同学高兴地答应好好相处,拉着手有说有笑地离开了。
里应外合助上进
赞扬可以使人心花怒放,心情愉悦,批评却会让人情绪低落,没精打采,喜欢别人的夸奖是每个人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更是以此当做自身进步的标志。
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叫牛艺达的男孩儿,聪明但调皮,让我最头疼的是他的字体,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像散架的木偶,为此我批评过他多次,也罚他重写过多次,也和他的家长沟通了多次,还耐心地指导过他多次,可他的书写像难缠的病症,时好时坏,不见好转。每次学校书法考试他的分数都很低,因为他态度不认真,眼高手低,造成书写能力薄弱,错别字也越来越多,课堂笔记做不好,作业总是拖拉不按时交,考试提笔忘字,最近一次学校书法考试他竟滑落到班级倒数第二名。我再次单独和他谈话,并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别人都在进步,你不进则退,你很聪明,只要用心去练,你一定也能把字写好。”其实,每个人都是不甘落后的,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是想激发他的上进心,同时我还和他的家长进行面谈,一块儿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饱含歉意地说:“对不起,陈老师,我们家长总觉得孩子小,要求就不太严,觉得孩子学会知识就行了,字体慢慢再变好,不曾想带来一连串问题,怪我们对书写的重视不够,以后一定会配合老师关注孩子的书写。”通过这次沟通,牛艺达的书写终于大有改观,我不但在班里表扬了他,还奖励他一根大棒棒糖。他兴奋的样子让我深深地感触到家校合力作用大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