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
1.能通过观察实践,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主动联系新旧知识,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信息意识)
2.能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和优化,并迁移运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中。(计算思维)
3.能了解“广播”在生活中的作用,并正确使用。(信息社会责任)
【课程标准要求】
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验算法;能利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描述算法;能尝试设计求解算法,并通过程序进行验证。
【教材分析】
《动物表演》是苏科版(2018)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教材第11课的内容,主要介绍广播和接收消息的应用。广播与接收消息是Scratch学习的难点,也是创作丰富作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以小动物表演节目为引入,在舞台上添加“广播并等待”的脚本来控制节目的表演顺序,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在设计本课时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引入新角色充当“主持人”,方便学生理解广播的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搭建动物表演脚本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不少控件的使用方法,比如话语输出、运动控制、造型切换、判断分支、循环重复等。本课技术层面操作难度不大,但对于“广播”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可以从生活实例出发,通过适当的类比让学生理解消息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广播与接收消息的含义。
2.运用广播和接收消息创作故事或游戏。
3.能在基本程序的基础上,迁移到类似程序脚本的设计,进行个性化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建立广播消息与接收消息;理解广播与接收消息的含义。
难点:理解广播与接收消息的对应关系;运用广播和接收消息创作故事或游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教学、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素材:动物表演半成品、课件
学生素材:动物表演半成品、学习单、微视频
环境:希沃白板5、极域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元旦即将到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早早地开始准备文艺汇演啦!瞧,它们带着精彩的节目来了。同学们,你能根据每位演员的脚本,猜猜它们分别带来的是什么表演吗?
(生阅读脚本,匹配小动物的表演。)
预设:小猴翻跟头;大象击鼓;小狗变大小。
2.师:很棒,大家都能读懂脚本。让我们一起欣赏它们的表演!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三个小动物的表演。
预设:都挤在一起。
3.师:看来它们还需要一个导演来编排节目顺序,大家愿意来挑战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当小导演,学习第11课《动物表演》!(板书:我来当导演——动物表演)
设计意图:设置编排节目的情境,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问题。
二、规划流程,统筹设计
师:小导演们,一场精彩的表演离不开精心的策划,演出开始前,请大家为小动物们规划好节目流程,在学习单上完成节目流程图,安排好小动物的节目顺序。(板书:规划流程)
(生设计节目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规划节目流程,将编排节目这一大问题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明确节目流程,理清思路。
三、设计算法,编排节目
师:规划好节目流程,我们就能在Scratch中设计算法,编排顺序啦!(板书:设计算法)
挑战一:演员候场,做好准备
1.师:演出一开始,出现在舞台上应该是谁?演员们怎么安排?
预设:主持人在舞台上,演员下台候场。
2.师:请大家读一读挑战一的要求:请演员下台候场并停止表演。
(生添加“隐藏”控件,并断开脚本。)
挑战二:开场嘉宾,登台表演
1.师:现在演出正式开始,第一位演员要登台表演啦!怎样才能通知到它呢?可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①谁在发出消息?②谁在接收消息?(板书:发出消息、接收消息)
预设:主持人发出消息,第一位演员接收消息。
2.师:在Scratch中,有没有“发出消息”与“接收消息”的控件?
(生找控件。)
预设:“广播”和“当接收到”。 (板书:“广播”控件、“当接收到”控件)
3.师:这两个控件该如何使用?
请同学们读一读挑战二的要求:根据微视频,自主学习“广播”和“当接收到”的用法,实现第一位演员登台表演。
哪位同学能上台当当小老师?
(生上台演示。)
(师相机讲解显示和隐藏)
师:广播与接收是一对好朋友,必须相互匹配,通过消息名称来一一对应。(板书:相互匹配)在新建消息时,我们要起一个有意义的消息名称,一般以它的作用来命名。
(生继续操作,完成第一位演员登台表演。)
挑战三:串联节目,顺序表演
1.师:开场嘉宾的节目可真精彩,同学们都是编程小达人!有了刚才的经验,你能请剩下的两位演员按顺序上台表演吗?
一起来读一读挑战三的要求:利用广播和接收,请剩下的演员按顺序上台表演。同样思考这样两个问题:①谁在发出消息?②谁在接收消息?
(生尝试编写脚本。)
2.师: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1:演员们一起出场表演了。
师:主持人一个一个分开通知,为什么演员们会一起出场表演?怎么解决?
预设1:因为广播的速度很快。
预设2:需要在两个广播之间加入“等待”,等第一位演员表演完后再广播第二位演员表演。
师:在Scratch中,可以用“广播并等待”来实现广播后等待的功能。(板书:“广播并等待”控件)
师演示“广播并等待”的操作方法。
(生尝试使用“广播并等待”,修改脚本。)
3.师:经过刚才的操作与体验,你能来说说“广播”和“广播并等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预设1:“广播”只有广播没有等待;“广播并等待”在广播后有等待。
预设2:它们的相同点是都会发出广播消息。“广播”控件不等待,继续执行后面的脚本;“广播并等待”控件等待接收到消息的角色或背景完成相应的脚本后才继续执行。
4.师小结:“广播”是角色在发出通知后直接执行下一步脚本;“广播并等待”是角色发出通知后要等到接收通知的角色执行完相应的脚本后才能继续执行下一步脚本。
5.师:在大家的努力下,小动物们按顺序上台完成了表演。老师有一个问题:它们的表演顺序能不能调换?怎么换?
预设:只要调整“广播并等待”的顺序即可。
师:是呀,调整了广播的顺序也就调整了相应的节目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演员候场→开场表演→顺序表演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掌握“广播”与“接收”的初步用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广播并等待”,循序渐进。
四、优化过程,拓展延伸
挑战四:优化演出,创意提升
1.师:现在的这场演出大家觉得怎么样?还能让它更精彩吗?大家有哪些好创意?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分享创意。
2.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老师结合大家的创意,给出这样几个优化小建议:(1)增加一个惊喜节目;(2)为每个小动物设置不同的表演背景;(3)演员集体出场谢幕……
让我们赶快行动,把想法变成现实吧!一起读一读“挑战四”的要求:选择至少一个创意进行优化,比比谁的演出更精彩!(板书:优化过程)
(尝试编写脚本,优化演出。)
3.师:哪位导演想来展示一下自己编排的节目?
(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分层优化,一方面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广播与接收命令的应用,加深理解。
六、梳理知识,总结延伸
1.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广播与接收的应用?
(生举例,师补充。)
2.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结合板书说一说。)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让学生感知更多广播与接收的场景,进一步内化知识;通过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 ![]() |